為什么說草橋的老人是“金老人”?那就要說一說草橋村鼓勵老人健康長壽的政策:凡年齡到80歲以上的老人按照年齡段,每人每年會得到3000——3萬元的“長壽獎”。目前,村里已有44位老人拿到了每年3000到9000元不等的“長壽獎”。
82歲的老人張富剛,家住在小區一棟樓11層的兩室一廳,既明亮又寬敞,屋里收拾得相當干凈,老人特地穿著一件侄女為他買的醬紫色唐裝,既顯歲月的滄桑,又不失老年人健康長壽的本色。
說起健康和長壽,老人侃侃而談:“我特別注意鍛煉身體,由于年齡大了,天氣又太冷,現在不出去了,每天就在樓道里活動活動,沒有什么規律。”說著說著,老人“呼”地站了起來,連連表演了幾個“太極推手”的動作,真是美極了!表演之后,老人開懷大笑起來,豁達和樂觀是他健康長壽的秘訣。三年前,草橋實業總公司總經理王茂春到老人家看他時,鼓勵他長壽健康,如今,老人還記得一清二楚。張老隨口說了一個順口溜:“草橋好、草橋好,草橋有個好領導,上管老、下管小,一個都不少。”
張老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還曾在中南海警衛師做過警衛。由于年事已高,又患過腦血栓,老人說話顯然有些口吃,但說起順口溜來,還能聽得清楚。老人在政治上特別要求進步,每天堅持聽新聞、看報紙,還寫了入黨申請書和思想匯報。老人是1962年回到草橋村的,是一位帶頭“上山下鄉”的復轉軍人。
物業分部陳蘭主任介紹說,這棟樓住著248戶人家,老年人70多戶,樓里有兩位老人享受“長壽獎”,張老是其中之一。他平時就在樓道里遛遛彎兒,打打太極拳,生活得挺美滿。老人平時和兒子、兒媳一家人生活,每月退休金750多元,每年 的長壽 獎是3000元。
從張老家出來,來到社區七分部馬福清和李秀蘭兩位老人的家。馬老今年94歲,他的老伴兒李秀蘭今年83歲,倆人加起來177歲。二老坐在寬大松軟的沙發上,你一言我一語地與筆者實話實說起了健康長壽。
不聊不知道,一聊真奇妙。馬福清老人耳朵有點兒聾,因此,只能聽李老“獨家”介紹。李老快言快語:“我們年輕時,又受苦又受累,到地里干活兒,回來一個鐘頭連吃帶做,貼一鍋玉米面餅子,也沒點兒菜,經常是手舉著貼餅子,咬兩嘴就完事兒……還得抽空兒喂喂豬。那會兒,在炕上睡著睡著覺,就凍醒了爬起來,下地去摟柴禾去,回來好燒火取暖啊!”
如今,老兩口生活好了,每天都是樂的。李老身穿一件大紅毛衣樂得合不上嘴:“這是我兒媳婦給買的,我有四個兒子和四個兒媳,兩個孫女,三個孫子。”聽得出來,這是個典型的幸福大家庭。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住處,老兩口和一個安徽的小保姆一起生活。
李老說:“年輕時想吃什么都吃不上,吃不上喝不上;現在,人老了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什么都有。”老兩口都享受村里的“長壽獎”,馬老比李老有“福”,他的長壽獎是每年9000元,李老是3000元。略算了一下,僅“長壽獎”倆老人一年就是12000元,再加上月月領取近2000元的退休金,真像李老說的:“草橋村的老人就如同生活在蜜罐里了。”
說起健身長壽,李老簡直是出口成章:“我不在家里鍛煉,每天騎小三輪出去,無論刮風下雨都去。老馬也出去,不過是坐輪椅由保姆推著出去,逛逛草橋的美景,享受一下新鮮空氣。老馬在家里呆不住,總是感覺到發憋,只要一出去,一上馬路就沒事兒了。”馬老慢吞吞地說:“我走幾步近道兒還可以,太遠了就不行了。”由于年齡過大,老人屋里還準備了一個氧氣瓶,遇到發憋時就吸上幾口氧氣,李老笑著說:”我倆有時換著吸,為了健康長壽嘛!”
走出馬老和李老的家,繞過欣園西區,來到了18號院5號樓5層化春芳老人的家。物業分部朱主任介紹說:“今年92歲的化老太,每天兩趟上下樓,感覺到一點兒都不累。”在化老太家門口,我看到,門上貼著一個倒“福”字,上聯寫著“四季平安全家歡”;下聯寫著“萬事如意滿門財”。
進了門,化老太拄著拐杖已經到了門口,連聲說道“你們好,你們好!”還未坐穩,化老太就急著告訴說,“公司每年給我9000元長壽獎,我太知足了,每月還有600元養老金,都是村里的經濟搞得好,老人們才有錢花。”雖然化老太今年92歲,但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狀態特別飽滿。
隨行的朱主任介紹說:“老太太吃喝都很正常,雞蛋、蔬菜、軟的、硬的食物都不忌口,化老太每天在屋里練一練散步,但離不開拐杖。”記者看到,老人用的拐杖是不銹鋼的,下面有四個支腳,特別穩當,是老太太的姑爺和閨女給買的。朱主任還介紹說:“老太太身體特別好,兒女一大堆,她自己從來不得病,10幾年了,就住過一次醫院,沒幾天就回家了,化老太粗糧細糧都喜歡。年輕時做家務,兒女為草橋村做了許多工作,因此老太太也是有功之人。”
筆者問化老太:“聽說公司有一個好政策,老人活到100歲,要給3萬元的長壽獎,您想不想得?”化老太幽默地回答:“我趕得上嗎?”大家笑了:“趕得上!趕得上!看您身體這么好,一定會拿到長壽獎。”一聽這話,化老太一下把拐杖扔到一邊,雙手一個勁鼓掌,“真好、真好!”聽說再過幾天,化老太太的孫子就要娶媳婦了,老人高興極了。如今,老太太有兒女、孫子、孫女、重孫女……元宵節那天,全家十幾口子都來了,老人那個樂呀!朱主任說:“老太太長壽獎加上養老金,全年和16000多元,看病全都報銷,一分錢也不用她花。”
的確,草橋村這幾年巨大的經濟變化,真真切切讓人們看到了“小康”。如果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實力,想為大伙兒辦好事兒也是空話。草橋實業總公司總經理王茂春說過:“公司要拿出2個億來存入銀行,以后專門用來為老年人發福利。”真是難得的魄力,誰聽了不敬佩呀!如今,草橋家家戶戶生活得十分美滿,正應了化老太家門口貼的那副對聯:四季平安全家歡,萬事如意滿門財
【轉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