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俄國防部長公開指責烏克蘭向中國偷賣核巡航導彈
2006-07-05
圖為KH-55導彈

烏克蘭偷賣中國核巡航導彈?

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日前語出驚人地聲稱,烏克蘭政府偷偷地向中國和伊朗提供了12枚空射核巡航導彈,違反了導彈控制條約。對于這一指責,烏克蘭政府斷然否認。那么,俄防長這樣指責究竟有何依據?俄羅斯為何指責烏克蘭?

烏克蘭向中國伊朗偷賣空射核巡航導彈?

7月1日,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披露說,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指責說,烏克蘭政府偷偷地向中國和伊朗提供了12枚空射核巡航導彈,違反了國際導彈控制條約。

據伊萬諾夫的說法,烏克蘭官方的“烏克蘭進出口總公司”下屬的子公司“普洛格拉什”于2000年至2001年間向中國和伊朗各提供了6枚KH-55空射核巡航導彈:“這嚴重違反了導彈技術控制條約,我們已經通知烏克蘭政府,并且展開調查。”伊萬諾夫還表示,這筆交易是通過一家設在塞浦路斯的中介公司進行的,俄羅斯已經掌握該公司的名稱和交易的金額,但考慮到俄羅斯方面仍在調查之中,所以不便透露細節。

伊萬諾夫認為此事性質嚴重,因為這是前蘇聯瓦解后獨聯體境內唯一一起違反導彈技術控制條約的事件:“俄羅斯政府與獨聯體各成員國一直努力控制導彈技術的出口。”面對俄羅斯防長的指責,烏克蘭政府斷然否認。烏克蘭外交部發表聲明說,烏克蘭嚴格遵守導彈技術不擴散條約的要求:“由于沒有依據的指責,烏克蘭外交部要求俄羅斯外交部解釋,為什么俄國防部長公開指責烏克蘭不遵守導彈技術控制條約。”烏克蘭認為,伊萬諾夫這樣說顯然是想在八國峰會召開前挑起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不信任。

KH-55空射巡航導彈性能非同尋常

拋開兩國之間的爭持,KH-55空射核巡航導彈的技術性能非同尋常。

針對美國海軍的“戰斧”潛射巡航導彈(SLCM),前蘇聯彩虹設計局在1968年奉命研制一種遠程亞音速空射核巡航導彈。最初,彩虹設計局打算為這種導彈開發地形跟蹤制導系統,以便用于對地攻擊,但蘇聯當局認為當時開發地形跟蹤系統是不現實的,因此沒有接受這個建議。彩虹設計局不得已繼續研制反艦型導彈,命名為KH-55,北約稱為AS-15“肯特”。

20世紀70年代末期,蘇聯發現美國正致力于開發使用地形跟蹤導航系統的巡航導彈,便將研制具備地形跟蹤能力的對地攻擊型KH-55導彈列為優先項目。蘇聯OKB-52設計局此時還提出研制使用沖壓式噴氣發動機的“隕星”導彈,飛行速度馬赫數2,射程達到5000千米。該型導彈明顯是在分析和評估美國道格拉斯公司GAM-87“閃電”導彈后著手研制的。不幸的是與“閃電”導彈的命運一樣,盡管“隕星”計劃雄心勃勃,但進行的一系列試驗大都以失敗而告終,整個項目只得下馬。

在“隕星”導彈項目不景氣的情況下,彩虹設計局提出的對地攻擊型KH-55導彈項目獲得蘇聯當局批準。該導彈的首次飛行在1978年完成,1981年開始投產,1983年正式服役。由于KH-55導彈與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十分相似,所以被稱為“戰斧斯基”。其明顯不同于“戰斧”之處在于KH-55所使用的R95-300渦輪風扇發動機吊裝在彈體后部下方,這與K-10導彈發動機的布局方式相似。KH-55導彈的翼展3米,彈長6米,全重1.5噸,巡航飛行速度940千米/小時,最大射程2500千米。制導方式為慣性制導系統用于中段制導。導彈接近目標區域時,啟動地形跟蹤系統用于末段攻擊,圓概率誤差150米。彩虹設計局于1986年又開發了增程型KH-55SM導彈,北約稱為AS-15B.它采用了與美國空射巡航導彈類似的地形匹配制導系統,在彈體兩側還有附加的燃料箱,射程增至3000千米,可攜帶1枚2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

KH-55系列導彈由圖-95“熊”和圖-160“海盜旗”重型戰略轟炸機攜帶使用,其中圖-95在其機腹內部的轉膛式發射裝置中可攜帶6枚,外部可掛載10枚,包括在機身和內側發動機之間的外掛架上分別掛載2枚,在機翼2臺發動機之間的外掛架上分別掛載3枚。到90年代初,蘇聯共生產了約1500枚KH-55和KH-55SM導彈。KH-55SM導彈的海射型為3K-10“格拉納特”,北約稱SS-N-21“大力士”,用于在復雜電磁環境中攻擊航空母艦等大型水面艦只。蘇聯還生產了地面發射型RK-55,北約稱SSC-X-4"彈弓",可與美國的陸射巡航導彈(GLCM)媲美。美蘇在1987年12月簽署的《美蘇兩國銷毀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INF,簡稱《中導條約》)承諾銷毀所有中程核導彈,RK-55導彈在銷毀之列。另外還在KH-55導彈的基礎上衍生出了KH-65精確攻擊巡航導彈和KH-65E反艦導彈。

指責背后實為俄烏兩國根本利益之爭

現在再回頭說伊萬諾夫對烏克蘭的指責。

事實上,指責中國從烏克蘭獲得空射核巡航導彈是沒有依據的,因為人民解放軍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發展歷史可追溯到70年代末,當時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已研制成功并開始逐步裝備美軍,戰斧式巡航導彈的獨特作戰性能引起了中國軍方高層領導的重視,認為該武器系統在未來戰爭中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自此中國的巡航導彈研發開始起步,并且時展相當順利,美國情報機構估計現在的技術已經在KH-55之上,因此根本無需從烏克蘭購買所謂的空射核巡航導彈。

其實,伊萬諾夫對烏克蘭的指責主要是涉及兩國的根本利益之爭。前蘇聯解體后,烏克蘭近年來越來越向西方靠攏,這是俄羅斯政府極其擔心的,因為這關系到俄羅斯的根本利益。

其一,同烏克蘭的關系直接關系到俄羅斯在獨聯體內的盟主地位和世界大國地位。蘇聯解體之后,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最精銳的部隊和最精良的武器。烏克蘭的軍工企業的生產能力約占前蘇國防潛力的30%,能生產先進的洲際導彈和軍用艦船。烏克蘭的工農業產值占前蘇聯的1/5,煤產量占前蘇聯的34%,鋼占42%,糧食占23%。總之,在獨聯體,烏克蘭是僅次于俄羅斯的軍事和經濟大國。因此,如果烏克蘭能保持穩定,并作為俄羅斯的勢力范圍和可以借用的力量,這對俄羅斯在獨聯體范圍內保持其盟主地位和在全世界范圍內發揮大國作用將會起關鍵作用。相反,如果烏克蘭出現動亂,或者烏克蘭走上同俄羅斯對抗的道路,俄在獨聯體內的盟主地位就會動搖,發揮世界大國作用也會受到嚴重制約。

其二,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安全屏障”。冷戰年代,東歐是蘇聯同北約對抗的前沿陣地,也是它的第一道戰略防御屏障,而蘇聯的第二戰略梯隊則部署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等西線地帶。華約解散和蘇聯解體不僅使俄羅斯失去了第一道戰略防御屏障,而且整個西線地帶踏陷,作為原蘇聯第二戰略梯隊而部署的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導彈核武器,均落入“外國”,因此,同烏克蘭關系的現狀和性質直接決定俄羅斯的西部安全。如果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加入北約,烏克蘭力圖倒向西方,俄羅斯就會完全暴露在西方的威脅之下。

其三,烏克蘭是俄羅斯走向歐洲和世界的通道。歐洲是俄羅斯的戰略重點。而烏克蘭不僅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陸上走廊,而且烏克蘭控制的黑海是俄羅斯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俄羅斯年出口運輸的50%,進口運輸的25%都通過這里。作為原蘇聯四大艦隊之一的黑海艦隊都部署在這里。蘇聯向世界海洋的擴張首先是從這里開始的。歷史上,沙皇俄國為獲取黑海出海口,奪取黑海和黑海海峽的控制權,與土耳其以及英法等歐洲列強進行了長達近一個半世紀的角逐。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在黑海的主要出海口都落入烏克蘭手里。所以,同烏克蘭關系如何將對俄羅斯通向歐洲和世界的道路是否暢通產生決定性影響。

其四,烏克蘭和俄羅斯合并已300多年,兩國政治、經濟、民族和文化利益相互交織。如果烏國內民族矛盾激化,如講俄語的居民占多數的東部和南部地區,首先是克里米亞,宣布獨立或要求并入俄羅斯,這故然符合俄羅斯民族主義的愿望和要求,但是,如果俄羅斯接受這一事實,將會給它自己帶來極其嚴重的政治后果:不僅會激化它同烏克蘭和獨聯體其他成員國的關系,而且將會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首先對導致同西方關系的急劇惡化以致冷戰的恢復。此外,俄羅斯公開支持烏克蘭國家解體,反過頭來還又會刺激俄羅斯國內的民族分離主義勢力。所以,俄羅斯外交和國防政策委員會不久前公布的《俄羅斯的戰略》承認,“烏克蘭的局勢現在是對俄羅斯的安全和國內穩定的最嚴重而長期的外來威脅”。

鑒于烏克蘭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所以,目前西方把能否保住烏克蘭的獨立和領土完整視作是能否使蘇聯解體的現狀鞏固下來和遏制俄羅斯擴張的關鍵因素。正如布熱津斯基所說:“沒有烏克蘭,俄羅斯也就不能成為帝國”。

也是基于上述的根本利益,俄羅斯通過各種方式敲打烏克蘭也屬正常,其實跟第三方沒有任何的直接關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