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兩國之間曾發生一場不大不小的邊境戰爭,戰爭期間,連接西藏和錫金的一個重要通道——乃堆拉山口被封閉,并延續了整整44年。本周四,這個歷史性的邊境通道重新開放,標志著中印這兩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之間的關系全面升溫。
位于海拔4500公尺處的這一喜瑪拉雅邊境口岸有著悠久歷史,它曾是著名“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到現代,在中印邊境戰爭前,途經這一口岸的印中物資交流量要占兩國貿易量的80%。1962年兩國間發生嚴重邊境戰爭后,該口岸關閉,并由兩軍嚴加把守。
作用不可替代
印度媒體報道說,在兩國交惡前,經過乃堆拉山口的貨運牲口每天平均有5000匹次,運載的貨物從汽車配件丶鞋子到建筑材料,應有盡有。
現在,口岸從新開放,但貨物交流依然受限制。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目前,允許進出該口岸的免征海關稅商品,印度方面主要是食品,中國方面則是香料和皮革。
根據一名乘了10小時車,從拉薩來到乃堆拉山口的中國記者的描寫,該山口恢復開放后,有上百名印度商人來到了中國一側。在集市附近,已經建起了郵局丶銀行和餐館。而在中國方面,有來自各地的商人,有的甚至來自遙遠的東南沿海地區的江蘇。他們都認為,印度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有著無限的商機。
中國和印度遠在1991年就已協議恢復開放邊境貿易,但當時,這兩個鄰國依然是相當敵對。這兩個亞洲大國都是有著巨大貧困問題的發展中國家,同時,兩國的經濟又處在蓬勃發展的進程中,工業發達國家亦在這兩國進行投資的利弊問題上前思后慮。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也未能結束兩國之間的競爭關系。位于上海的有關世貿組織問題的一名咨詢專家表示,對中國所謂傾銷戰略提出指控最多的國家不是美國或歐盟,而是印度;中國與之麻煩最大的國家除南非丶土耳其和巴西外便是印度。
盡管如此,過去幾年來,印中雙邊貿易量迅速增加。據中國媒體稱,2005年,中印兩國間的貿易額達到19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7%。今明兩年,中方預期將繼續有大幅增長。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印度的第2大貿易伙伴。中國從印度的進口商品主要是農產品,印度則主要從中國進口電子產品。
在44年前乃堆拉山口被關閉后,兩國間的貨物交易不得不轉道海路。經近些年開放的兩個較小山口進行的商品貿易量僅為1億美元。
乃堆拉山口是路徑最短的最重要口岸。
來源: 讀者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