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間的軍事沖突面臨升級的危險。據以色列戴伯卡情報網20日報道:以軍目前的地面軍事行動遠遠超過了官方公布的情況。據消息人士透露,以軍的地面行動已擴展到黎巴嫩的中部和東部,在一些行動中甚至進入敘利亞境內追擊逃走的真主黨武裝分子,也攻擊了敘黎邊境敘利亞一側的運輸武器的卡車。如果情況果真如此,以黎沖突將隨時可能擴大到以敘方面。
另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20日報道,19日夜,以軍戰機向位于貝魯特南郊的一個真主黨領導人藏身地傾瀉了23噸炸彈。以軍稱,轟炸可能已造成包括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在內的多名真主黨首腦死亡,但真主黨立即否認,稱“沒有任何領導人在這一襲擊中喪生”,“被炸目標是一個正在修建中的清真寺”,“以軍正在用謊言來掩飾他們在軍事上的失敗”。
與此同時,貝卡谷地狼煙四起,扎哈來、巴爾貝克、什圖來等重要城市遭到連續轟炸。真主黨在黎各地的目標遭重創。在黎南部地區,以軍繼續狂轟濫炸。據德新社20日消息,目前有1.5萬黎難民被困在村莊里。通常以軍襲擊前會預先通知村民撤離,但撤離的村民卻無處可去,外逃無門,不得已,只能回到村子里躲藏起來,不少人因此喪生。據中東媒體報道,僅19日一天,就有58名黎巴嫩人死亡。聯合國難民署20日宣布,準備救援逃離戰火的數萬黎巴嫩難民。
然而地面的情況也同樣危急。連日來,以軍地面部隊進入黎境內圍剿真主黨武裝,雙方在靠近黎以邊界的黎方一側發生了數起交火。黎南部的伊塔沙布和馬龍來斯一線成為主要地面戰場。雙方在戰斗中各有傷亡。不過,總的來說,目前進入黎境內的以軍仍是小股部隊。
真主黨武裝不甘示弱,仍在回擊以色列的攻勢。兩天來,真主黨火箭襲擊了以北部城市賈利勒、太巴列等。半島電視臺稱,由于以色列方面嚴格封鎖對北部地區的新聞報道,近幾日以方傷亡情況不詳。但以色列國防部19日說,沖突以來,以方共死亡29人。不過,真主黨燈塔電視臺消息稱,以軍傷亡慘重,但隱而不報。
以軍事行動引發強烈抗議
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19日表示,以黎沖突以來,黎方已有3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50萬人流離失所。以色列的行動激起了黎巴嫩各界的強烈抗議。20日,貝魯特舉行大規模群眾游行,譴責以色列轟炸,要求解除對黎巴嫩的封鎖。黎各界再次譴責以方,黎總理西尼烏拉明確表示,以方試圖把黎分隔成幾個區塊,并稱目前以方是對整個黎巴嫩發動戰爭,而不是對真主黨的軍事行動。與此同時,以色列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0%的公民認為應當徹底消滅真主黨,絕大多數以民眾支持政府對真主黨采取的行動。兩國民眾的強烈敵對情緒甚至反映在了“世界小姐”的評比現場:以色列小姐拒絕與黎巴嫩小姐合影。
美國推遲外交斡旋
作為以色列最大的盟友,美國在沖突發生后一直比較低調,直到18日晚美國總統布什才就黎以局勢首次發表公開講話,指責黎巴嫩真主黨是沖突的“根源”,重申支持以色列,甚至把矛頭對準敘利亞,譴責敘支持真主黨行動。在聯合國安理會、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以及歐洲外長會議上,美英都阻撓國際社會關于停火的要求,甚至在聯合國是否應向黎派遣維和部隊問題上與法國發生嚴重分歧。以色列陸軍準將阿隆·佛里德曼19日對以色列電視臺說,以色列部隊已經摧毀了真主黨一半的軍火,“我們需要時間摧毀剩下的軍火”。就在當天,有報道稱,美國已同意再給以色列一周時間對黎真主黨采取軍事打擊。
美國在外交斡旋上動作也很遲緩,在聯合國、歐盟、法國、俄羅斯紛紛派代表赴敘或赴中東其他地區斡旋的情況下,卻有消息說,美國務卿賴斯原定21日的中東之行有可能推遲。美國的意圖也許正像賴斯本人說的,“當時機合適且有必要,并對局勢有所幫助的時候,我會非常樂意前往”。也就是說,要等到以軍行動達到目的后,美方才會采取實質性的外交行動。
以黎沖突日益嚴重,如持續下去,甚至以軍對黎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的話,黎各派將無法保持當前語言上抗以、行動上“中立”的做法,黎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遜尼派都有可能被卷入戰爭。如果這樣,以黎沖突也許會轉變成以黎戰爭,而整個中東地區局勢將因此受到重大沖擊,敘利亞與以色列的關系也會變得十分危險。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