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記者:沈偉
《一九九八年零點行動治理太湖》
摘自一九九九年一月九日法制日報
在到江蘇采訪之前,我手里有一份江蘇省太湖流域重點污染企業達標冶理進度表,表格顯示;江蘇宜興市冶污的基本完成率為100%(截止到1998年10月20日)。這引起了我的注意;作為太湖流域上游重點污染企業較多的地區,宜興市眾多重點污染企業真的都已經實現了達排放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和太湖報道的吳光秋、唐然、刑穎宏三位記者到達無錫后便直撲宜興市,經過一周的摸底,我們得出了初步結論;宜興市的化工、印染企業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的現象較為普遍,宜興市宣稱的達標企業多數在超標排污。
太湖報道組總策劃吳光秋給我下達了任務;一定要把宜興市冶污100%達標的面紗給掀起來;讓觀眾看看,100%達標的后面到底有伎倆什么“貓膩兒”。
我和攝像師張濤接到任務后,經過反復研究,設計了如下的采訪并順利實施了:
——12月10日上午,到宜興市屺亭鎮振興漂染廠(已達標企業)的排污口拍下了紅色污水直排河道的鏡頭,整個小河被染成了紅色。 ——當天下午1點半,到宜興市環保局采訪(我沒把上午采訪的情況告訴環保局),一位姓蔣的副局長對著話筒保證;我們宜興市已經100%地完成了治理任務,已經達標的企業沒有偷排污水的。我提出要對已達標的振興漂染廠進行突擊檢查。
——當天下午2點半至3點左右,就在我和攝像師郭曉冰與宜興市環保局有關領導到達振興漂染廠前的短短半個小時里,隱藏在這家工廠排污口旁邊小船上的攝像師張濤拍下了一組堪稱經典的鏡頭;先后有八批人到排污口察看排水情況(后經證實這些人都是漂染廠的人)。與此同時,排污口流出的水出紅色逐漸變成了無色,水量也減少了。
——我到達這家工廠后,廠長拍著胸脯保證;我們這幾天沒有生產也沒有排污水。趁廠長和環保局官員不注意,我采訪了該廠的值班員;值班員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一語道破了天機;你們來檢查我們早就知道,環保局叫我們停下來不要生產了。
——當晚11點我們再次來到這家廠的排污口,水又成為了紅色。
采訪到此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地方保護主義的行徑,在我們的鏡頭下暴露無遺。
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攔目中播出我們拍攝的片子后,反應強烈。宜興市市委書記在召開的緊急會議上沉痛地說;“我們有些部門和干部,在這件事上沒有找準自已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