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2008-04-07 03:07:36 來源: 人民網(北京)
核心提示:臺灣地區當選領導人馬英九4日首度提出以“中華臺北”名稱爭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人民網4月7日報道 據中評社消息,2008世界衛生大會(WHA)正巧在臺灣政權轉移前一天5月19日開議,主張以“臺灣”名義入衛的扁政府不肯放棄最后機會,仍將在近日出招;馬英九4日重話批扁,并首度拋出以“中華臺北”名稱爭取入衛,若能獲致重大突破,將是兩岸破冰的重大里程碑。
WHA今年的議程,從5月19日至5月24日,正好橫跨臺灣新舊政權,將出現罕見的扁政府送案,馬政府承接的窘境。準備率團到瑞士日內瓦游說的“衛生署長”侯盛茂,更會面臨WHA開議的第二天他就喪失官員身分的難堪。
扁政府今年要如何推案,尚未亮出底牌,但馬英九昨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主動透露,“原本今年準備用過去觀察員的模式,不過好像陳‘總統’下令照去年的,這對我們是很不公平的”,“外交部已經接到的指令去推這個”。顯然馬營方面已透過管道得知扁政府的推案方向,可能還是像去年一樣,強硬沖撞,“爭取以臺灣之名成為WHO會員國”。
馬英九昨天特別要在WHA事件上高分貝發聲有幾項原因,第一,WHA大會錯過今年就要等明年,馬不想讓今年的入衛機會平白被陳水扁玩掉。第二、這是他就職后首次與大陸的接觸,若能有所突破,接下來很多兩岸交流即可漸次推展。
相較于臺灣過去在國際組織所使用的各種名稱,馬英九選擇“中華臺北”,應是經過深思熟慮后所提。“中華臺北”是臺灣在奧會、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所使用的名稱,大陸雖不滿意,仍可接受。有“中華臺北”這個名字,臺灣運動健兒才能參與奧運競技,參與每年一度的APEC盛會。
另外,在2005年國共領袖高峰會議上,當時隨行的國民黨發言人鄭麗文轉述,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對于連戰要求大陸不應阻撓臺灣申請參與WHA,先是主動建議臺灣接受(Taiwan,China)名稱,連戰強調臺灣不可能接受。隨后,胡錦濤即指示當時參與連胡會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再做研究,只要臺灣要求參與的名稱不是“一邊一國”,大陸都可以商談。
連戰把“胡連會”的重要結論帶回臺灣之后,原本可以對臺灣申請入衛有所突破,執政的扁政府非但不理不睬,還冷嘲熱諷,第二年“總統府”就爆發“國務機要費案”,陳水扁為求自保向深綠靠攏。自此,臺灣爭取加入WHO就從為加入而推動,演變成為了獨派的政治宣傳而推動,讓臺灣民眾距離WHO的健康照顧愈來愈遙遠。
馬英九會主張采用“中華臺北”名義加入“WHO”觀察員,主要是他比較臺灣過去加入非政府組織(NGO)與政府間組織(IGO)使用的名稱,認為臺灣沒有用“中華臺北”以外的名稱成功過,而且他估算美方也可接受這個名稱。
著眼于2005年“胡連會”所獲致的重大共識,以及胡錦濤日前與美國總統布什熱線對話,主動表示愿在“九二共識”基礎下與臺灣恢復對談,甚至在新華社的英文版文稿里,還使用到“一中各表”的字眼,更讓馬英九積極希望能在WHA尋找破冰的機會,爭取早日讓臺灣2300萬人,分享WHO的衛生資源。(臺海網) (本文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