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建筑農民工分享行業成果
發布時間:2010年04月15日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作者:姜繼興
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尤其是我國用人機制的變革,大量農民開始進城務工,那些從事建筑行業的農民被稱為“建筑農民工”。
據統計,目前全國建筑行業里的從業農民工占95%以上,有4800多萬人,僅以建筑產業大省著稱的山東省為例,全省建筑農民工從業人數近230多萬人,每年全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大約為120萬人,從事建筑業的約占23%.
這些長年奮戰在建筑業一線的農民工,有的已成為行業的佼佼者,有的已轉為產業工人的一部分。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城市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在產業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以及所起到的作用愈來愈明顯。
然而,他們在為行業發展和城市化建設中所付出的與其得到的合法權益相比,懸殊巨大。建筑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勞動強度大、流動性強、高處作業多、安全性要求高,農民工長年奮斗在施工一線,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非常艱苦,尤其是他們的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障等合法權益嚴重缺失。如何確保建筑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讓他們切實分享建筑行業的發展成果,是當前全國建筑行業改革發展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也是衡量和檢驗各地建筑業主管部門切實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標準之一。
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實行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一要做好社會保險擴面和基金征繳工作。重點擴大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二要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加快省級統籌步伐,制定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加快完善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
全國各級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業主管部門,要緊緊把握住當前國家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有利時機,積極探索和研究建筑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保護問題,把建筑業養老保障金用到每一位建筑農民工身上,使他們充分享受到建筑業的發展成果,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真正做到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只有切實關心和愛護建筑農民工,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勞有所獲、勞有所值,也才能激發他們安心本職工作、更好地參與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已步入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切實讓更多的建筑業農民工分享到行業發展成果,為他們辦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實事,使他們從中得到實惠,理應成為地方政府和有關建設主管部門的共識。(姜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