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一部全民參與的環保法規
2010-04-15

一部全民參與的環保法規
 
——解讀《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

發布時間:2010-01-13  來源:法制網

在我省已制定的水、氣、聲、碴、輻射等單項環保法規中,要數剛剛制定的《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與城鄉居民關系最密切、參與最廣泛。這部條例在“彰顯地方特色、貼近實際生活、堅持科學治污、開展全民防治”等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條例的頒布實施對我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彰顯地方特色

該條例沒有照抄照搬國家大法,具有不少鮮明的地方特色:

一是堅持“環保優先”的方針。本世紀初,江蘇率先在全國提出“環保優先”、“節約優先”的方針,這是針對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新特征和新要求提出來的,可以說,這是科學發展觀在江蘇的重大實踐。將“環保優先”方針寫進地方性法規,標明江蘇徹底否定“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實現由“以環境換增長”向“以環境優化發展”的歷史性轉變,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已成為江蘇人民的共識。條例第三條,不僅突出了這一方針,還對固廢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提出原則要求,這將有利于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這是制定該條例重要的指導思想。

二是擴大固體廢物治理的防線。條例第十五條、四十四條等條款規定,對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應當進行環境監測、評估和修復;對污水處理廠和自來水廠污泥必須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并規定從城市污水處理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專款用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產生污泥的處置。這些規定填補了我國環境立法的空白,對于解決我省當前環境保護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探索了新途徑。

三是創新環境經濟政策。為了降低危險廢物污染環境的風險,減少環境污染損失,條例提出鼓勵和支持保險企業開發有關危險廢物的環境污染責任險,生產、收集、利用和處置單位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

貼近實際生活

固體廢物面廣量大、成分復雜、污染嚴重,涉及到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及醫療、科研等眾多領域,如何針對江蘇實際,制定好這部法規,省人大、省政府有關部門對條例草案反復進行調研和論證,以提高這部法規的針對性、操作性。

首先,在體例上把城鄉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放在首位,主要考慮近年來城市“垃圾圍城”問題日益突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與人民群眾生存環境的改善十分密切。條例規定,餐飲、娛樂、賓館等服務性企業以及機關、學校等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應當實行單獨收集、貯存、運輸、處置或者利用。倡導凈菜上市、文明用餐,減少餐廚垃圾產生量。這些規定貼近老百姓生活,對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而將危險固廢和其他固廢防治放在其后,主要考慮到這些固廢的防治專業性強、技術難度大、管理要求嚴。

其次,在重點上突出了農村污染防治。長期以來,農村面源污染是我省環境保護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條例第四條要求,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把農村生活垃圾納入整個城鄉固廢管理體系,要求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農村生活垃圾組保潔、村收集、鄉轉運、縣集中處置機制。從而為我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

再次,在管理上強調區別化管理。條例要求對生活垃圾推行分類收集,具體辦法由市、縣人民政府結合本地生活垃圾最終處置方式制定。主要考慮到我省蘇南、蘇中、蘇北發展差距較大,沒有搞“一刀切”。而對危險和有害廢物則規定嚴格,一律實行全程控制和集中處置。

堅持科學治污

垃圾處理技術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人提出,垃圾焚燒會產生有毒物質。對此,省人大在立法過程中,十分審慎地進行調研和論證。從垃圾處理技術演進過程看,從堆肥到填埋,再到焚燒是必然趨勢,據聯合國衛生組織有關報告指出,垃圾焚燒并不一定產生有毒物質,關鍵是對垃圾進行分撿和充分燃燒。如美國每人每年產生垃圾約740公斤,每年焚燒的垃圾約3200萬噸,生產出200億度電,相當于60億升燃油產生的電量。我國每人每年約產生440公斤的垃圾,以填埋為主,無害化處理只占30%不到。我省垃圾焚燒還處于起步階段,由于垃圾填埋對耕地消耗較大,同時填埋后甲烷氣體收集和污水治理也是十分棘手的問題,甲烷的溫室氣體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隨著國際垃圾焚燒技術的不斷創新,垃圾熱解及氣化熔融正作為一種新焚燒技術加以推廣。因此,最終將“鼓勵采用焚燒發電等先進技術處置生活垃圾”寫進該條例。當然,條例出臺后,還需要各級政府制定相關的配套規章和政策,進一步細化倡導性規定,促進我省固廢防治技術的不斷進步。

開展全民防治

該條例規定了我省城鄉居民參與固體廢物防治的權利和義務。條例第七條規定,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造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舉報和控告。同時規定,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的運營單位按照規定向固體廢物產生單位和個人提供有償服務。因此,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是每位居民應盡的義務,從法律意義上講,不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則是違法行為。

此外,條例還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賦予縣以上環保部門暫扣、查封等處罰手段,進一步改善了環保執法環境。總之,只有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以及積極性、創新性的發揮,才能共建美好的綠色江蘇。(張 弛)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