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市委書記與留守學生的故事
2010-08-30

市委書記與留守學生的故事

2010-8-30 來源:新華網

  “李爺爺,我馬上就要到實驗中學讀高中了,我一定記著您的教導和鼓勵,發奮學習,將來像您那樣,關心別人,回報家鄉!”

  8月24日,通江縣楊柏鄉仙人嵌村的留守學生余菲給結對幫扶她和姐姐的巴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仲彬發去了短信。

  一條短信,表達一種感謝、一份感動、一世感恩,更引出市委書記與他聯系的留守學生的感人故事。

  幾年來

  真情聯系不間斷

  留守,是時代的產物,更是貧窮的陣痛。巴中每年有100多萬青壯年外出務工,由此產生的留守學生達24萬,有40%的學生父母長年沒有在身邊。親情的缺失、關愛的貧乏,導致留守學生學業困難、生活困窘、情感困惑。

  2007年9月6日,是全市留守學生值得紀念的日子,更是楊柏小學學生余娜和余菲兩姐妹終生難忘的日子。這天,李仲彬率通江縣、團市委、市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楊柏鄉看望留守學生,并與當地干部和學校老師一起座談,共同探討如何從制度和機制層面進一步做好關愛留守學生工作并指出,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未來的國民素質。全社會都要關心留守學生,每級干部至少聯系一名留守學生,集中建設一批“留守學生之家”,結對關愛一批困難留守學生,切實解決留守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也就是這一天,李仲彬與楊柏小學學生余娜和余菲兩姐妹結成了幫扶對子,并步行40分鐘,爬上半山腰,來到余娜、余菲家里。

  “沒想到市委書記那樣謙和。”小余菲說,“李爺爺對我們太好了!”

  余娜和余菲的爸爸、媽媽在上海打工已經四年沒有回家了。兩姐妹一直是爺爺奶奶在照顧。余娜在楊柏讀初中,余菲讀小學六年級,都在學校寄宿。吃飯自己用米在學校蒸,吃菜從家里帶。

  李仲彬對余娜、余菲的祖母、爺爺說,娃娃正在長身體,在周末你們一定要好好為她們改善生活啊!你們這個后勤部長,不好當啊!

  知道余菲只喜歡吃瘦肉不喜歡吃肥肉后,李仲彬對小余菲說:“我現在曉得你們家的路了,抽空就到你這里來。我下次買肉來做菜給你們吃。你吃瘦肉我吃肥肉,要得不?”

  “要得!”

  在場的人都笑了!

  原本都以為只是說說。一位管理400萬人口的市委書記,該有多忙啊?兩周后,李仲彬真的又來了。擺了滿滿一桌子好菜,李仲彬不住地給兩姐妹挑菜,當然,瘦肉挑給小余菲,肥肉呢,他自己吃……

  幾年來,市委書記對兩名留守學生的無私幫助和真情關愛在延續。“李爺爺把我們接到他家里去耍,他還親自下廚房,做的菜可好吃了呢!”已在通江中學讀高二的余娜說起2007年國慶節,記憶猶新。

  2007年臘月29,余瓊芳一早就開始準備午飯,李書記說要來和他們一起過年,余娜和余菲一起老早就跑到村口去迎接。

  要到12點了,等候了近兩個小時的小余菲說:“姐姐,你說李爺爺真的要來嗎?他那么忙!”“李爺爺說來,就一定要來,再等等吧!”余娜說。

  來了,遠處傳來了說話聲,李仲彬那高大魁梧的身影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了,兩姐妹高興地迎了上去。“李爺爺好!”兩姐妹同聲叫道。

  原本不愛說話的兩姐妹,一見到李仲彬就變成了多話的百靈鳥。李仲彬拉著兩姐妹的手,邊走邊問,邊走邊說,邊走邊笑!

  來到余家,李仲彬連忙把在北京出差帶回的烤鴨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互致祝福,其樂融融。

  余娜和余菲在席間向李仲彬匯報了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余娜還現場為李仲彬表演了節目,唱了一首《感恩的心》。

  李仲彬把余菲抱在懷里,邊聽邊和大家一起打拍子,擊節相和。“余菲啊,要向你姐姐學習,大方一些,活潑一些啊!有什么事情就給李爺爺打電話!”臨別時,李仲彬再次鼓勵小余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李仲彬一直惦記著他聯系的兩名留守學生,受災重不重,災后的學習生活情況怎么樣?

  這個牽掛一直延續到2008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

  頂著烈日,李仲彬再次來到余娜、余菲家中。幾十分鐘山路,汗水浸濕了他的衣裳。詳細了解兩姐妹的生活學習情況后,李仲彬放心了,飯也顧不得吃就趕赴一線指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有一種承諾,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會堅持去兌現;有一種責任,不管身處何種位置,都會帶頭去履行。

  每逢傳統節日,每學期開學前,他都會打電話;每到通江調研工作,他都會向有關人員詢問;他的關懷無時不在,他的大愛無處不在!

  2009年春節,李仲彬如約而來。

  2010年春節,李仲彬依然來了……

  真情關懷

  雖然留守也幸福

  留守學生的父母在外務工,他們不僅僅需要物質的關愛,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關愛。市委書記率先垂范,親自關心結對幫扶的留守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應,全市20多萬留守學生正在各級黨政和社會各界的關懷下茁壯成長。“余菲小的時候膽子小、不愛說話,李書記每次來了就和她擺龍門陣,引導鼓勵她,讓她樹立生活和學習的自信。現在我這個孫女懂事多了!”余明繼看著小孫女的變化,心里樂呵呵的。

  2010年8月23日,記者來到余菲家里時,余菲正在廚房收拾碗筷,她們家剛吃完早飯。

  面對記者的采訪,余菲已不再是先前那個羞澀的小姑娘了。“爸爸、媽媽出去打工多長時間了?”“爸爸出去13年了,媽媽出去也10年了。”“爸爸媽媽回來的時間多嗎?”“不多,大概三四年回來一次吧。去年祖祖去世,他們都回來的。”“想爸爸媽媽嗎?”“當然想了!但是李爺爺說要當一個勇敢的孩子,要當一個堅強的孩子。爸爸媽媽在外打工也是為了掙錢送我們讀書,我想他們就給他們打電話!”“李書記是市委書記,是巴中最大的官,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我眼里,他不是大官,他就像爺爺一樣親。”“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嗎?”“爸爸媽媽,你們在外邊要保重身體,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讓你們過上好日子!”“想對李爺爺說些什么呢?”“李爺爺,謝謝您對我們的關心,雖然我是留守學生,但是有您的幫助,我很開心,我很快樂。我一定發奮努力讀書,將來一定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既是一種社會責任,又是一種人文情懷,更是一種博愛胸懷!

  余菲的自信、勇敢、善解人意,詮釋了留守的幸福。因為關愛,所以快樂;因為親情,所以溫暖!

  變化的

  不僅僅是成績

  幾年來,在李仲彬的真切關心和幫助下,2008的9月,余娜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通江中學讀高中,余菲也于今年以643分的成績考入了通江縣實驗中學讀高中。“余娜與同學關系融洽,喜歡幫助別人,學習勤奮,擁有健康、積極的心態。”余娜的班主任老師說。“雖然有市委書記的結對幫扶,但娜娜從來不驕傲,從來不在大家面前炫耀,她和同學們相處得好!我們都喜歡她!”余娜的同學說。“余菲的變化很大,以前比較內向,現在變成個活躍分子了。大家都喜歡和她在一起相處!”余菲的班主任老師杜雨華說起余菲,贊不絕口。

  變化的不僅僅是成績,在余娜、余菲的心靈世界里,感恩的種子在發芽,堅強的品質在奠基,健康的心理在成長!“5·12”汶川地震發生后,在學校組織的向災區捐款中,兩姐妹都把父母寄來的零花錢全部捐給了災區。

  在每一個節假日,她們都記得要給關心她們的人打個問候的電話,發個祝福的短信。

  2007年,李仲彬在楊柏小學調研時說,在留守學生的關愛上,不要孤立的理解為物質的關愛,一定要從精神上去關愛,一定要從心靈上去關愛,要讓留守學生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愛。

  肇始于一位市委書記,行動于各級黨政及其部門,落實于學校、社區、村組,關愛的雙手托起了留守學生晴朗的天空,無私的大愛茁壯了快樂的新苗。“市委書記直接關心幫助留守學生,受益的絕不僅僅是余菲、余娜兩姐妹。我們一定牢記仲彬書記的囑托,正視留守社會現象,創新教育理念,強化關愛機制,用愛心關注留守,用責任托起希望,讓全體留守學生在留守中快樂,在歡樂中成長!”楊柏小學校長李俊如是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