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醫改細化績效考核方式
2011年06月27日 來源: 合肥在線-合肥日報
核心提示
本報日前報道,圍繞基層醫改績效考核工作,合肥部分縣區開始著手進一步探索,長豐已逐步提高績效工資比例。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目前,合肥基層醫改績效考核將推行“兩級考核”體系,考核結果也將實現“兩個掛鉤”,通過合理設置權重拉開收入差距,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
績效考核應注重多元化
“績效考核就是要拉開差距,如果醫務人員工資每月只差一兩百元,那就沒人愿意干活,不干活也不會有工作帶來的風險。”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績效工資差距過小,肯定會影響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
記者在調查走訪中獲悉,當前,不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都希望有一套合理的績效工資實施方案,在工資分配上充分考慮到技術、經驗、服務滿意度等相關因素。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建議績效工資實施方案應注重多元化,如今的基層醫療機構與以往有所區別,很多醫生不再是傳統的“坐堂行醫”,而是選擇了“上門服務”,這些在績效工資分配上也應有所體現,合理設置權重系數,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基層醫改推行“兩級考核”
據悉,合肥基層醫改堅持實行“兩級考核”體系,衛生行政部門加強對轄區醫療衛生機構考核,醫療衛生機構對醫務人員進行考核。按照規定,各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原則上每季度組織對轄區內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1次集中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在半年內兌現獎懲;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由隸屬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月進行一次集中考核,按季度兌現獎懲。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縣區衛生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進行考核。
績效考核的重點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主要內容是國家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情況,基本醫療服務數量、服務質量、醫療費用、規范藥房建設和藥品零差率銷售的執行情況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績效考核依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制定了醫、護、技、管理、后勤等11種崗位評價標準,重點考核工作數量、工作質量、工作紀律、醫德醫風。
考核結果實現“兩個掛鉤”
績效考核不是考核完就算了事,考核結果也將實現“兩個掛鉤”。“績效考核結果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政補助水平掛鉤,考核合格的,政府按照與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的原則核定;不合格的,政府按照考核合格確定的補助水平乘以考核得分比確定。”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績效考核結果同時也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相掛鉤,實行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從而重點向承擔公共衛生服務和臨床一線工作任務的崗位傾斜,旨在通過績效考核,建立起按崗定酬、按工作業績取酬的內部分配激勵機制。
“如果鄉鎮衛生院院長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沒有積極性,基層醫改的基本目標就很難落實,因此,在績效考核中,我們還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把手的考核力度,前三名獎勵,后三名懲罰,嚴格實行優勝劣汰。”該負責人同時表示。(許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