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強制隔離戒毒期限延長至2年
2011-06-27

強制隔離戒毒期限延長至2年

2011年6月27日  來源:天津網-數字報刊

  昨天,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暨銷毀毒品儀式在魏武廣場舉行,現場集中銷毀查獲的毒品1500多公斤。 新華社發

  編輯動機

  昨天,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戒毒條例》,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5年1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強制戒毒辦法》同時廢止。在新的條例中,新增對自愿戒毒的不予以處罰、社區戒毒需簽協議、戒毒人員信息被泄露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等條款。作為我國禁毒法的配套法規,《戒毒條例》以人性化、科學化的方式,全面系統地規定了自愿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和社區康復等戒毒措施,明確了責任主體以及戒毒人員的權利和義務。稿件統籌 金凡晴 劉巒 

  吸毒人員主動戒毒 不予處罰

  舊的《強制戒毒辦法》中沒有提及自愿戒毒這一項,而新的《戒毒條例》對自愿戒毒作了原則規定: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療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吸毒人員主動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的,不予處罰。考慮到自愿戒毒與公安機關責令吸毒成癮人員進行的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等戒毒措施存在較大區別,為了體現對吸毒成癮人員的關愛,引導其積極、主動到戒毒醫療機構接受治療。

  《戒毒條例》對新模式幫助戒毒人員戒斷毒癮予以了很好的體現。除了規定三位一體的戒毒康復模式外,條例還強調,負責社區康復工作的人員應當為社區康復人員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療和輔導、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指導以及就學、就業、就醫援助。戒毒康復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為戒毒人員提供戒毒康復、職業技能培訓和生產勞動條件。

  為了進一步保障戒毒人員的合法權益,條例還作出了戒毒人員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參加戒毒康復場所組織的生產勞動應給予勞動報酬等方面的規定。

  相關解讀

  “《戒毒條例》是為了配合新的戒毒制度的實施而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它最大的亮點就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中國公安大學副教授李文君說。

  根據《戒毒條例》,我國的戒毒工作將“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戒毒、綜合矯治、關懷救助的原則,采取自愿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等多種措施,建立戒毒治療、康復指導、救助服務兼備的工作體系”。

  “我們過去的戒毒形式比較單一,一旦發現就需強制戒毒。現在更加注重尊重吸毒人員的基本權利,以不限制人身自由的社區戒毒為首選。”李文君說。

  “戒毒者具有病人、違法者、受害者三重屬性。違法者要處罰,病人和受害者更應教育和救治,所以教育和救治應放在首位。”李文君說,正是從這一考慮出發,探索出了生理脫毒、心理康復、回歸社會為一體的戒毒康復新模式。

  “過去我們把復吸率高、戒斷鞏固率低更多地歸于吸毒者本人或毒品本身,認為是吸毒人員意志力不夠堅強導致的。從這次條例的規定中,我們也能注意到一個傾向,就是改變了這樣的認識,糾正了過去對吸毒者本人身份的認定,更加強調科學戒毒。”李文君說。

  李文君指出,吸毒成癮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結果,有心理、生理因素,也有社會因素的影響,而且目前醫療上的治療機制還不是十分清楚,毒品對心理產生怎樣的作用還沒有完全摸清。因此,不能只進行軀體的治療,或者簡單靠戒毒人員的意志力戒毒,應該科學戒毒,采取職業康復或者社會康復技術,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強制隔離戒毒 期限為兩年

  1995年的《強制戒毒辦法》第六條規定,強制戒毒期限為3個月至6個月,自入所之日起計算。新的《戒毒條例》明確規定,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3個月至6個月后,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吸毒成癮人員符合禁毒法規定情形的,公安機關可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不超過3年的社區康復;自愿戒毒、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人員可以自愿與戒毒康復場所簽訂協議,到戒毒康復場所戒毒康復、生活和勞動。

  新的條例還規定,對拒絕接受社區康復或者嚴重違反社區康復協議,并再次吸食、注射毒品被決定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不得提前解除。

  相關解讀

  新條例將強制戒毒期限延長,也是為更有效戒除吸毒人員的毒癮和心癮。

  “如此看來,一名戒毒人員的戒毒期限可因人而異視情況而定,主要取決于吸毒者本人吸食毒品的種類、成癮的程度和個人戒毒的狀況。根據這樣的規定就可以幫助戒毒人員‘量身定做’一個科學的戒毒方案。”中國公安大學副教授李文君同時表示,這樣的規定延長了戒毒的周期,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等戒毒措施使戒毒的各個階段緊密銜接,為戒毒人員提供了一個全程的法律保障,有利于他們一步緊接著一步戒毒,避免半途而廢,最終戒斷毒癮回歸社會。

  社區戒毒 也要簽協議

  在《戒毒條例》中,將社區戒毒加入其中,社區戒毒是禁毒法明確規定的一項戒毒措施。條例規定(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與社區戒毒人員簽訂社區戒毒協議,明確社區戒毒的具體措施、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的規定以及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應當承擔的責任;同時,條例規定社區戒毒人員應當履行社區戒毒協議,定期接受公安機關的檢測,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日以上的須書面報告。

  此外,條例還對禁毒法規定的“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作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社區戒毒人員在社區戒毒期間,逃避或者拒絕接受檢測3次以上,擅自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次以上或者累計超過30日的,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規定的“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

  相關解讀

  依托社區資源,建立戒毒治療、康復指導、救助服務兼備的工作體系,充分發揮社區、家庭的作用幫助吸毒成癮人員戒除毒癮,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戒毒工作以人為本的原則。

  要有效落實新的戒毒制度,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戒毒人員社會監控、幫教機制,落實社區戒毒力量和幫教措施。“關于戒毒力量專職化的規定也是條例的一個亮點。”中國公安大學副教授李文君表示,只有從立法層面予以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動這項工作開展,從而更有效地幫助戒毒人員戒除毒癮融入社會。

  戒毒人員 信息保密

  和舊的《強制戒毒辦法》不同,新條例對戒毒人員的個人信息予以保密。條例規定,對公安、司法行政、衛生行政等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泄露戒毒人員個人信息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的人員不依法履行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監督職責的行為,依法給予處分。

  新報記者 張艷 孔琳 通訊員 李麗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