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醫院設收費“封頂線”
2011年07月21日
8月起,本市在6家醫院啟動按病種分組付費試點。參保人員住院治療費用設“封頂線”,并定期檢查確保醫院醫療質量。
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8月1日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宣武醫院、天壇醫院等,成為本市第一批按病種分組付費試點醫院。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政策解讀
常見病歸納650病組設收費“封頂線”
按病種分組付費主要是根據患者年齡、疾病診斷、合并癥并發癥、治療方式、病癥嚴重程度以及療效等多種因素,將診斷相近、治療手段相近、醫療費用相近的住院患者,分入若干病組予以定額付費。定額標準以上一年同一病組的社會平均醫療費用作為依據。目前,本市已經將所有2萬多個疾病診斷、8000多手術操作分組成650個病種。此次試點的108個病組以醫療費用比較接近、病例數量相對集中的病組作為選擇條件。
這類病組產生的住院費用占到三級醫院的49%,涉及的住院病例占到三級醫院的39%。
參保人員
住院付費就低不就高超過定額不負擔
實行按病種分組付費后,參保人員就診流程、醫保報銷范圍都不變。其減輕醫療負擔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使用醫保目錄藥品和診療項目,不再區分甲類和乙類,均按甲類藥品納入報銷范圍,個人不再承擔先行負擔部分。
二是,患者實際治療費用低于定額標準的,就低不就高,按實際發生的費用支付個人負擔的部分。
三是,實際醫療費用超過定額以上部分,患者個人不用負擔。
定點醫院
定期檢查醫療質量 違規降低將受罰
根據國際管理經驗,實行按病種分組定額付費管理后,個別醫院可能會采取誘導患者住院、分次治療或減少必要服務的方式賺取不當盈利,同時造成醫療服務質量的下降。
對此,本市制定措施確保醫療質量。首先,各試點醫院對試行組疾病制定出切合本院實際情況的臨床路徑,并報市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并對醫務工作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對病案、費用審核等相關管理人員進行疾病編碼專業技術培訓。
其次,試行前對試點醫院病案填寫情況進行考核,病案填寫準確率達95%視為合格,準予啟動試點。并在醫保定點協議中,補充執行按病種分組付費管理的有關事項。
舉例:以病組“頸動脈及顱內血管內手術”為例,定額標準為64426元,如患者實發費用為80000元,實施按病種收費后為患者減負778.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