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民政局:公益組織降低登記門檻
2011年10月11日
因“千分一”稱號問題,坤叔助學團體與登記機關一直僵持不下。10月1日,“東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務中心”終于注冊成功。此事能夠得以峰回路轉、順利解決,有賴于省委書記汪洋的重要批示。汪洋在批示中要求有關部門轉變觀念,努力成為社會公益和社會慈善發展的助推者,而不是障礙。
昨日,東莞市召開第一屆公益創投活動動員部署大會,市民政局局長楊東如在會議上再次提及此事“這個事情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原因。客觀原因是,國家對社會組織登記還沒完全放開,社會組織登記也有一些規定,東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比較慎重,也請示了省民間組織管理局,他們也認為這個名稱(指‘千分一’)值得推敲,有待研究。主觀原因是我們學習不夠,培育社會組織發展的意識不強。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怕負責任。”
楊東如還對社會組織登記門檻進行表態“我們要降低登記門檻,對一些不涉及政治問題的名稱,能批的就批。批了以后,考慮如何加強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滿腔熱情地培育、發展社會組織。”
記者注意到,參加首屆公益創投的社會組織須已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目前,離申報截止日期僅剩不足一個月時間,對于那些尚未注冊登記的社會組織來說,無疑是一個難題。
對此,楊東如表示,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在公益創投過程中要堅持“特事特辦”、“特事快辦”的原則,幫助那些提出了很好的項目創意,并有意向在東莞登記注冊社會組織的單位和個人盡快登記注冊。
反響
自閉癥兒母親陳小姐:
“對我們來說,簡直是救命的”
公益創投活動正式啟動的消息對于自閉癥兒母親陳小姐來說,無疑是一顆“安心丸”。陳小姐此前在大嶺山租下了兩層樓,作為“星兒智康自閉癥兒童關愛中心”的活動場所,該中心專門為自閉癥兒童提供訓練。今年8月,多個部門前往踩點檢查時發現其消防不過關,被一票否決。陳小姐的心一下降到冰點,消防是登記的前置條件,消防不過關,登記無門。
此后,陳小姐四處看房,終于在10月2日,在大嶺山找到了另外一棟房子,作為“星兒智康”的活動場所,面積約七八百平米,月租8000元左右。陳小姐準備這幾天開始申請登記注冊。
昨日,陳小姐也參加了公益創投動員會,對她來說,這筆資金至關重要。陳小姐告訴記者,目前已花費了30多萬元,大部分都是借的,貸款、辦信用卡、向親戚借,四處籌款。另外,眼下的開銷也很大,老師工資加上租金,每月需2 .5萬元以上。這段時間里,每隔幾天,陳女士都會整夜失眠一次。
事實上,陳小姐曾去找到兩家熱心公益事業的大型企業,但因為尚未注冊,未取得合法身份,對方有顧慮,不愿定向捐助。對于此次公益創投,陳小姐表示,“按照項目來說,我有信心。但心里不是很有底。不過很希望得到公益創投的資金扶助,對我們來說,簡直是救命的。”
陳小姐說,在大嶺山還有幾個自閉癥孩子,因為家庭困難已經中斷了訓練。“有一個家長很灰心,如果公益創投申報成功的話,我希望能把這些資金直接用到這些家長身上。”
橫瀝隔坑社區服務中心:
資金吃緊社區服務快“斷糧”
在昨日的動員會上,多家社工機構表現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姿勢,胸懷一個將要付諸實踐的公益好點子,對從公益創投中分得“一杯羹”充滿信心。但對于橫瀝隔坑社區服務中心而言,參與公益創投能否成功非常重要,因為他們的一個服務點即將面臨“斷糧”,橫瀝鎮石涌村千名新莞人或要告別此前享受的多樣服務。
據隔坑社區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任介紹,2009年,該中心在石涌流動人口居住中心開展了和諧小區的服務項目,依據他們聚集居住的特點,設立社區服務站,對區內的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包括針對青少年的補習、兒童發展性活動、人際溝通、領袖成長等活動,以及針對成年人的公娛活動、家庭親子教育、小區義工培訓、家居安全及衛生服務、家庭關系服務、就業宣傳服務等。目前,受惠居民達1000多人。
一直以來,這個項目都是隔坑社區服務中心自資運作的項目,資金來源很不穩定。此前,香港一個基金會給該項目資助了14萬元人民幣,用于一年的運作,但目前快到期,項目正面臨著“斷供”的危險。這也意味著,該項目所涉及的千余名新莞人或將告別這個很好的服務平臺。
隔坑社區服務中心計劃將此項目申報公益創投,“希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和企業伸出援助之手,讓這些新莞人及其子女有一個安居之所。”
問答
申報項目分為五大類
問:公益創投包括哪些申報項目?
答:主要分為五大類。
1、為老服務類。主要包括為老年人提供助殘、助潔、助裕、助行、助醫、助急等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服務,獨居和純老家庭的結對關愛、心理關懷,老年人的健康干預和健康促進,老年人的維權和文化活動以及其他滿足老年人實際需要的服務。
2、助殘服務類。主要包括孤殘兒童照料服務、殘障人士康復服務、技能培訓和就業扶助、社會融入輔導以及殘障人士家庭支持、文化娛樂團隊建設等服務。
3、青少年服務類。主要包括社區志愿者服務、社區青少年幫教、社區少年兒童課外教育以及新莞人子女助學幫困等服務。
4、救助幫困類。主要包括對支出性貧困家庭和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幫扶,以及為其他生活困難的居民家庭提供幫扶支援和志愿者服務等。
5、其他公益類。主要包括為環境保護、勞動就業、教育培訓、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衛生事業提供資助和公益性服務,以及其他有助于宣揚公益理念、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公益項目。
企業不必擔心捐助“有去無回”
問:企業對公益項目進行定向捐助,如果企業將資金打進市慈善會賬戶后,一旦項目落選,這部分資金如何退還?
答:整個活動有一套流程,項目團隊獲得的社會定向捐助資金并不需要在申報時就打進市慈善會賬戶,而是先出示一份捐助意向書,待項目正式獲選,進入公示期后,再打到市慈善會賬戶。一般進入公示期的項目問題都不大。
問:除了資金,社會捐助還有其他方式嗎?
答:除資金捐助外,社會提供的物資、場地都屬于定向捐助,實物捐助將由承辦方委托市物價局進行估價。
問:政府部門給社會組織無償提供的活動場所,算作是定向捐助嗎?
答:所有社會提供的辦公和活動場所都可以算作社會捐助,直接折算為分值,但政府無償提供的場地不屬于社會定向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