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緊急救援圈形成可直升機急救
2011年10月12日
今后,除重大突發事件外,身陷危急、重癥的普通市民也有望享受到直升機的快捷轉運服務,費用約為每小時3萬元。昨天上午,隨著一架寫有“999急救”字樣的直升機緩緩降落,本市首次空地對接醫療救援演練宣告成功。記者從999和120兩大急救中心獲悉,覆蓋京津冀地區的緊急救援圈已經形成,直升機將成為重要的救援轉運工具。同時,隨著急救保險的完善,重癥患者享受“空中轉運”的費用也將隨之降低。
》演練 51.8公里用時23分鐘
“八達嶺高速發生車禍,一人重傷”,上午9時許,999急救中心接到緊急呼叫稱,八達嶺高速路堵車嚴重,需要中心派出直升機趕赴現場轉運傷者。
9點20分,停靠在延慶縣八達嶺長城停車場的直升機“受命”起飛,開始執行本市首次空地對接式醫療救援任務。
將傷者接到機上后,急救醫生馬上用心電監護儀、除顫儀等進行檢查和緊急處置,通過海事衛星系統,將機內畫面和患者情況實時傳輸至位于清河的999指揮調度中心。根據傷者情況,調度中心緊急安排院內人員準備搶救設備,并趕往停機坪等待接機。
9點43分,經過20分鐘的飛行和3分鐘左右的空中盤旋,一架寫有“999急救”的藍灰色直升機掀起黃沙、緩緩降落在位于清河的999急救中心東側的停機坪上,機上的“重癥患者”被等候在此的醫護人員送往ICU.
此次飛行距離達51.8公里。據了解,若用急救車轉運,這段路程至少需1小時。
這是一場“地空聯合醫療急救演練”,由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和北京首航直升機通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聯合組織。這意味著,即日起,本市直升機醫療急救正式進入試航階段。
》作用 現以突發事故救援為主
所謂的“空地聯合救援”是包括直升機、地面救護車、建立有轉運急救綠色通道的醫院等在內的無縫式救援鏈,旨在排除交通、地形等影響,縮短搶救轉運時間。
昨天上午,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和北京首航直升機通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簽署了長期急救轉運合作協議。
據介紹,直升機從北五環飛到南五環僅需10到15分鐘。未來,北京將形成半徑200到300公里的救援圈,覆蓋河北、天津、內蒙古和山西的部分地區。
“目前飛機數量有限,主要以執行大型突發事件中的救援任務為主,暫不能實現為所有有空中急救需求的人服務,但畢竟開辟了道路。”北京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韓陸表示,空地聯合救援將是今后城市急救體系發展的趨勢。
》費用 探討用保險為服務埋單
此前,999急救中心曾啟動救援和救護專用飛機,主要用于病情危重時城市間的轉院,使用的是普通的固定翼飛機(公務機),一次最低費用10萬元。
與救援和救護專用飛機相比,直升機的價格要低得多。“首航”公司介紹,直升機救援希望能采用在國外比較普遍的商業保險形式,即空中轉運費用由保險公司全額承擔。若沒有購買保險的市民因突發情況需要直升機救助,初步估計,北京區域內每小時的飛行費用為3萬元。
韓陸坦言,3萬元每小時的空中轉運費用對一般百姓來說太高,因此將通過探討和保險公司合作、建立基金等方式,降低患者每次的轉運費用。
未來,市民可撥打999急救電話呼叫醫療急救直升機。目前,方案還在進一步制訂中。
》技能醫護人員接受空中培訓
據介紹,直升機將主要對本市及周邊城市進行短途急救,救援項目包括山區迷路、受傷、車禍等野外救援,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等。
目前,999急救中心已建成的停機坪將作為本市首個醫療急救專用停機坪,對100多名醫護人員做了直升機上搶救的培訓。韓陸表示,在直升機艙那樣狹小的空間內,對重癥病人進行有效的監護、搶救等,醫護人員須進行包括體能訓練在內的特殊培訓,同時,因救援地點可能為高山、野外,因此,醫護人員的培訓內容還包括野外操作技能等。
韓陸表示,下一步,直升機醫療救援將展開航線設定、運營機制等政策研究。
詳解本市空地救援
*機型
歐產時速260公里
999急救中心表示,此次和首航簽約合作的醫療急救直升機是歐洲直升機公司生產的標準型AS350B3(6座)。有“小松鼠”之稱的AS350B3標準型曾在珠穆朗瑪峰上進行過起降。時速在260公里左右,可搭載兩名駕駛員、兩名醫護人員,及一個可平躺于擔架的傷員。
*范圍
未來建10個停機坪
據了解,直升機可停在樓頂或醫院前的空地上。目前,因本市低空飛行政策尚不明朗,因此三環內禁止飛行。對此,999急救中心表示,前期,直升機救援飛行范圍可能集中在五環外,被救援的人先被運到清河999急救中心。未來,計劃在北京區域內鋪建10個網點和停機坪,方便病人轉運。
*時間
接警到起飛25分鐘
據介紹,按照我國的空管規定,救援、搶險救災等緊急飛行即臨時飛行計劃,須提前兩小時向航管部門申請,是否能再縮短,仍需要相關部門協調。從技術角度來說,從接到報警到飛機離地,大概僅需20分鐘,把發動機啟動后,只需3至5分鐘,飛機即可起飛。
對話
首航直升機公司副總裁何馳
年底再添一架雙發直升機
記者:目前,公司的飛機停在哪里,是否能在接警后及時出動?
何馳:目前是兩架,平時停放在延慶縣的八達嶺機場,但因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這兩架飛機還并非是專職從事999救援任務的直升機。直升機的覆蓋半徑在300公里左右,因此北京市內的事發地點,都可以達到。隨著空地救援體系的完善,如果外地有需要的話,我們也可以調飛機過去。
記者:包括北京在內的大城市內高層建筑物、高壓電線較多,這是否會造成空中救援困難?
何馳:需要強調的是,直升機會在保證飛行安全的情況下執行救援任務,如果患者所在地位置不便,會先由救護車或者其他車輛轉運到較為寬敞的場地內,與直升機在該處進行會合和轉運。
記者:我們注意到,演練中的直升機在降落前盤旋了3分鐘左右,為什么盤旋?
何馳:因為直升機在野外的臨時起降場降落,不同于機場內,在沒有任何導航通訊設備的情況下,飛行員要緊急著陸,會首先進行“通場”,即對場地的風向、風速、障礙物等進行觀察,并據此制訂出著陸和下降的方案。同時,直升機可以垂直起降,但貿然降落很危險。
記者:在空中救援領域中,公司還有什么計劃?如何保障飛行轉運安全?
何馳:目前這兩架可開展救援任務的直升機是單發渦軸輕型直升機中,高原性能最好的,因為其適用范圍很廣,可以用于海拔3000米之上的救援,但一般機型就不可以。我們在今年年底會再引入一架型號為EC135直升機,具有兩臺發動機,當一臺發動機失效時會馬上啟用另一臺。因為城市高樓林立、人口稠密,需要安全性能更高的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