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費用下半年或首次上漲
2011年10月14日
醫療費用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會首次上漲,這是記者從衛生部昨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消息。衛生部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司司長鄭宏同時表示,為了避免魚精蛋白等廉價藥品再次出現“缺貨”現象,未來有望將類似藥品納入基本藥物目錄,同時還將在明年調整基本藥物制度,確保低價藥品的供應。
據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介紹,按可比價格計算,公立醫院門診和住院費用在持續4年每年上漲5%之后,今年上半年門診費用上漲0.3%,住院費用下降0.1%.“根據醫改監測結果,截至6月底,全國134個地市試行醫??傤~預付,68%的新農合統籌地區開展支付方式改革,促使醫院控制費用節約成本,醫療費用的不合理支出開始得到有效控制。”王才有表示,盡管上半年公立醫院費用控制取得一定實效,居民就醫負擔有所減輕,但物價上漲導致運行成本增加、醫療技術服務價格調整等影響因素依然可能使下半年醫療費用存在上漲可能。
事實上,新醫改的一個核心亮點便是“降藥費、增服務費、加補助”,即通過基本藥物制度及統一采購逐漸取消當前醫院和醫生收取的15%醫藥加成,降低老百姓看病的藥費;同時為了實現醫生的醫術價值,彌補醫藥加成取消后的收入損失,適當提高和增加醫生的醫療技術服務費用,并通過加大補貼與擴大報銷范圍讓患者不為上述增加的費用買單。
然而,在基本藥物制度推廣后,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遲遲未能提高,盡管財政此前已撥付數百億元的補貼,但相對于因取消醫藥加成帶來的數千億元虧空仍然是杯水車薪。這也導致當下基本藥物制度難以推廣,以藥養醫的根本問題并未得到解決。
北京積水潭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辛有清認為,醫療服務費用過去幾十年保持不變,隨著改革的推進,醫務人員勞動價值應有所體現,藥事服務費應逐步提高,以此解決填補取消藥品加成引發的虧損。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則提醒,在物價水平普遍上漲的今天,醫藥費用雖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上漲可能,但由于關系到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相關部門應采取加大補貼等方式,在增加醫護人員收入的同時,盡量控制醫藥費用的過快上漲。
在上調醫療技術服務價格的同時,針對此前發生的魚精蛋白事件,衛生部昨日也做出回應:基本藥物目錄最晚將在明年擴容。
“魚精蛋白給我們一個警示,基本藥物目錄的調整,需要對原有的目錄和地方增補的目錄進行梳理,征求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企業方面的意見,看看哪些藥品是屬于類似魚精蛋白的藥品。”鄭宏坦言,當前一些價格低廉、臨床用量小、利潤低的藥品,按照省級招標采購基本原則,確實采購不到,為此擴容后的基本藥物目錄將要求納入目錄的藥品在招標采購上要采取多種形式,以魚精蛋白為例,將探索按照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遴選一批企業定點生產。鄭宏同時透露,未來我國還將建立能夠資源共享的信息化平臺,及時反饋各地對一些短缺藥品的供求情況。通過對短缺藥品的信息收集以及完善的廉價藥品定價政策,提高國家藥品儲備能力,以此解決短缺藥品供應難的情況,以滿足臨床應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