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貧困人群將獲基本藥物救助
2011年10月19日
上海市貧困人群將獲基本藥物救助,在上海市衛生局昨天召開的媒體通報會上通報,本市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探索醞釀實施上海基本藥物救助制度,以期保障困難人群的基本醫療需求。實施該項制度將由民政、財政、醫保等各部門聯合解決具體難題,由衛生部門牽頭,初步試點擬選郊區和市區兩個區進行。
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處處長劉紅煒介紹說,衛生部門正在積極探索這一項改革措施,將在社區率先實施上海基本藥物救助制度,為困難居民提供更低價甚至免費的基本藥物,以期保障困難人群的醫療需要。由于這項制度需要民政、財政、醫保等各部門聯合解決實施中的具體難題,預計實施將逐步試點開展。
劉紅煒告訴記者,基本藥物救助制度是在本市推行的家庭醫生服務基礎上的又一項改革措施。家庭醫生制度的建立主要就是為了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中為居民提供所需的基本醫療服務以及公共衛生服務,將大多數居民的健康問題解決在社區;在醫療轉診系統中作為醫療服務的購買方,幫助需要看專科醫生的病人有選擇地聯系會診與轉診,合理有效地利用衛生資源。改革設想讓家庭醫生成為控制居民個人醫保費用的“水龍頭”。
據調查,上海目前社區醫生僅占醫生總人數6.8%,而家庭醫生制最成熟的英國,社區醫生比例已超過50%。“推進擴大改革的最重要難題,就是家庭醫生能否提供更多服務。”衛生部門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試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二級醫療機構之間的雙向轉診機制正在逐步建立,但社區和三級醫院之間的雙向轉診則存在較大困難,主要原因是三級醫院人滿為患,從服務能力和利益機制兩方面都缺少動力。下一步衛生部門將積極探索上下級醫療機構雙向轉診動力機制,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較強的整體醫療服務。“我們希望能在社區通過家庭醫生直接預約三級大醫院專家門診。”徐匯區衛生局副局長王克利表示。
本市將圍繞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待遇四大環節,營造吸引、留住和發揮社區全科人才的政策環境。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力爭新培養規范化全科醫師2000人,進一步優化社區衛生人員編制,提升中高級技術崗位職數,為社區醫務人員提供事業發展空間,并將社區醫務人員收入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收入相銜接,收入分配進一步向關鍵崗位和郊區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