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籌建公益性毀容修復中心
2011年10月31日
昨日,一名鼻子受損的新疆女子在病房里,她在公益機構幫助下,近期將免費接受整形手術。
“我想買條漂亮裙子,等做完手術,明年夏天就能穿了!”昨天,15歲的北川女孩林林(化名)站在病房窗前,望著醫院外霓虹閃爍的京城街景,無限憧憬自己的未來。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正在與20多位整形、心理專家組成救助團隊,舉辦“生命尊嚴”大型公益救助行動——“因愛而美麗”。曾在汶川地震中受重傷,脖子到耳朵都留下深深疤痕的女孩子林林便是首批10位進京“療傷”的女性之一。
網絡等渠道尋救助對象
專家救助團隊負責人、醫療整形專家劉桐介紹,他們今年預計可以利用周末等休息時間,尋找、救助全國范圍內50—100位因意外或家暴受到傷害,面容毀損嚴重的弱勢人群,免費為他們進行整容手術。“我們會通過網絡征募、各地婦聯或醫務志愿者推薦等多種方式,尋找救助對象”。
籌建醫療機構公益治療
同時,北京婦兒基金會與愛心醫療機構合作,籌建公益性毀容修復中心,并計劃建立一個美容修復援助基金,募集更多善款,救助因毀容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人。
目前,麗都醫療美容醫院已騰出病區,為首批進京療傷的毀容者提供免費食宿,及專家會診和手術平臺,并承諾捐100萬元注入援助基金。由于首批進京準備接受手術的病人,10位中有6位是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醫院特別為他們請來新疆廚師,制作專門的餐食。
患者更需要心理“療傷”
昨天,從延安山村來到北京的小燕(化名),臉上依然沒有笑容。病友們和志愿者一起參觀天安門和鳥巢,小燕始終用長發遮住半邊燙傷的臉,獨自低頭走在隊伍最后,任憑志愿者怎么勸慰,她始終不愿抬頭和大家交流。
針對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陰影,北京婦兒基金會還邀請來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專家,從今天起,一直到整容手術前后,會持續為這些病人提供心理援助。
■ 相關信息
市民可參與患者援助
北京婦兒基金會此次“救助受困毀容者”的公益行動,鼓勵市民身體力行參與援助。可前往醫院看望患者,為其提供陪護、聊天等志愿服務;也可在醫務志愿者監護下,帶身體條件允許的病友逛北京;或與某位患者結成“1 1傳愛”家庭,長期定向資助、支持因毀容而受困者和受困家庭。
聯系方式:救助熱線400-000-7070
■ 個案
孕婦遭家暴失去鼻子
新疆站
患者:古麗(化名)
心愿:治好鼻子,到鎮上做點小生意。
來自新疆和田地區的古麗今年30歲,天生眉目清秀的她,這10年來卻每天用布蒙著臉度日。古麗不會講漢語,據救助她的志愿者介紹,10年前,古麗在懷孕期間遭遇家庭暴力。丈夫用刀片割去她的鼻子。
離婚后,她只能蒙著面紗,帶著年幼的兒子回到娘家,和年邁的爺爺、母親相依為命。
她也曾外出找工作,沒有人愿意錄用她。她也想過再找一個丈夫,但男人們一看到她摘掉面紗的樣子,都搖頭走開了。古麗只能一個人在家種地,加上低保金和鄰居們的接濟,勉強維持全家四口的生活。
今年9月,北京婦兒基金會的公益行動在新疆和田地區尋找救助對象,當地婦聯推薦了古麗。來北京的火車上,隨行的當地街道婦聯主席馬銀花感慨,從來沒見到古麗有這么多笑容,這么多話。古麗說:“我身體好,腦袋也靈活,等治好了鼻子,我想跟婦聯貸點款,到鎮上做小生意。”
地震幸存頸傷難抹去
北川站
患者:林林(化名)
心愿:希望能回報在地震中幫助過她的人。
2008年5月12日,北川,當時小學五年級的林林和同學正在宿舍午休。突然一陣猛烈的搖晃,地震了!同學們剛跑到樓梯口,林林所在的宿舍就全塌了。由于人多擁擠,林林一腳踩空,從二樓的碎石中滾下去。
震后,老師抱著渾身是血的林林送往醫院,手術持續3個小時,林林的脖子被碎石劃開,縫合30多針,留下兩道長長的疤痕。出院后,林林才知道,家里的房子塌了,好朋友被埋在廢墟中沒能逃生。林林和家人被安置在帳篷里,每天都有醫生和志愿者給鄉親們送醫、送吃的。林林和伙伴每天騎著三輪車到幾公里以外的集中點取生活必需品。然后返回村里發給鄉親們。
后來,北川重建,林林有了新家和新學校,如今她已上初中,是個漂亮的姑娘了。但脖子上兩道十幾公分長的疤痕十分顯眼,林林從不敢穿露脖子的衣服。有時別人看到她的疤痕,就笑她脖子上“爬蜈蚣”,讓她很難過。但樂觀的林林說,能在大地震中存活已經很幸運了,她希望能回報那些曾經在地震中幫助過她的人們。
堅強賣菜女幼年燙傷
延安站
患者:小燕(化名)
心愿:希望面容改善,給孩子增添信心。
25歲的小燕出生在延安的一個小鎮。3歲時的嚴重燙傷,讓她的臉一邊比另一邊小。上小學時,同學歧視的眼光,讓小燕變得孤僻。每天一個人上學、放學,沒有伙伴。在大家的嘲笑中,小燕沒參加過集體活動。讀完小學,她便和爺爺一起種地。
2004年,爺爺去世后,小燕決定出去打工,她來到延安,想當后廚雜工。但老板的冷臉和拒絕,讓小燕心灰意冷。大哭一場后,她回老家種地賣菜來養活自己。
每天小燕早出晚歸,把幾畝地都種上玉米、蔬菜和瓜果,打理得有模有樣。豐收時,她騎三輪車把菜運到鎮上。一開始,人們不敢買她的菜,小燕就賣得比別人便宜。時間久了,大家被這個堅強的女孩打動,買菜的人越來越多。小燕還收獲了她的愛情,如今她已經結婚生女。
可是,孩子上幼兒園后,小燕又抬不起頭了。每次接送女兒,她都只能在角落等。來北京后,小燕對醫生說:“只求你們幫我把面部治得稍微好一些,別讓女兒因為我的臉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