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助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將出臺
2012年01月04日
“2011年度我國慈善組織的信息透明度有較大幅度提升,透明度比2010年增長了4.1%。”這是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下稱中民信息中心)于2011年12月29日發布的《中國慈善透明報告(2011)》(以下簡稱《報告》)中的內容。
公眾對信息披露要求提高
從2009年開始,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研發“中國慈善透明指數”體系,并以此指數體系對本年度慈善信息公開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編制、發布年度報告。本次的《報告》選取全國1000家公益慈善組織進行網絡監測、機構深度訪談和社會公眾問卷調查等方式,從完整性、及時性、準確性、易得性四個維度對2011年我國慈善信息公開狀況進行了全面深入分析研究。
《報告》還顯示了不那么樂觀的信息。對網絡公眾開展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的受調查公眾對公益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狀況表示滿意,這一比例與2010年的9%相比,略有下降。中民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一方面與2011年持續的慈善問責風暴以及網民對整個社會誠信的質疑情緒蔓延有關;另一方面也說明包括捐贈人和受益人在內的社會公眾權利意識、問責意識提高較快,微博等新媒體技術使信息獲取方式改善較大,而組織透明方面的建設速度趕不上這幾個方面的速度。
據《報告》顯示,網絡公眾對信息的核心內容(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關注度越來越高,公眾對公益慈善信息披露的專業性要求也在快速提升。
從立法角度進行規范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徐建中在2011年12月29日表示,民政部將在《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開指引》的基礎上,制定出臺《慈善捐助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從立法的角度,以民政部部頒規章形式,對慈善捐助信息公開進行剛性規范和執行”。
徐建中還表示,民政部已在2011年11月啟動了“中國公益慈善信息報送平臺”的建設,希望通過建立覆蓋全國的慈善捐助信息報送制度和報送網絡,推動公益慈善信息在慈善組織和社會公眾之間有效傳播。“在原有慈善檢測系統的基礎上,對慈善信息采集方式進行改革、升級和優化。報送平臺有望明年試運行。”
此外,還將推動建立慈善行業信息公開的可操作性標準。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信息公開范圍,把信息公開的方式和程序,完善信息公開的監督和保障,為慈善組織開展信息公開,進行自我評估提供依據和工具,實現慈善信息公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