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涉農區縣全部建國醫堂
2012年6月8日
天津北方網訊:中醫治療一直深受市民歡迎,昨天(6月7日) 記者從市衛生局了解到,目前本市已形成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社區“國醫堂”等多層級中醫藥服務體系,實現了城鄉中醫藥服務網絡的全覆蓋。到2013年,本市所有涉農區縣將全部建成國醫堂。此外,社區醫院通過“國醫堂”實現“兩升兩降”,截至2011年,全市“國醫堂”患者次均費用由年初的149元,下降到99元。
目前,本市已形成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醫學中心,以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南開醫院、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為區域醫療中心,以區縣中醫醫院、綜合醫院中醫科為骨干,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國醫堂”、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為網底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實現了城鄉中醫藥服務網絡的全覆蓋。截至2011年底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有76個國醫堂,鄉鎮衛生院建有50個國醫堂,到2013年本市所有涉農區縣將全部建成國醫堂。
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衛生服務由于中醫藥的全面參與帶來了服務內涵擴大、就醫費用降低、部分疾病療效提升的顯著效果。社區醫院通過創建“國醫堂”,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拓寬中醫藥服務領域,不僅為社區居民提供集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康復、養生、健康教育等為一體的中醫藥服務,更有利于社區醫院逐步實現“靠技術求生存,以服務促發展”的發展新模式。
通過創建國醫堂,社區醫院實現了“兩升兩降”,即門診的人次數上升,醫療服務收入上升,以及人均醫療費用降低,藥品費用占整個醫療費用的比例下降。2011年天津市全市“國醫堂”患者次均費用由年初的149元,下降到99元。社區醫院中醫藥處方占總處方的51%,中醫門診比例超過30%,實現了醫患雙贏,特別是城鄉居民中醫藥知曉率、滿意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