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紙杯新國家標準出臺遭商家回避
2012-06-11

紙杯新國家標準出臺遭商家回避

2011年6月11日    來源:中國廣播網

  國標規定:杯口距杯身15毫米內及杯底距杯身10毫米內均不能印刷圖案(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中廣網北京6月11日消息(記者霍鑰)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今年6月1號起,由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員會發布的紙杯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這一標準的實施,無疑對廣大消費者的飲用安全又增加了一份保障。然而,記者調查后發現,紙杯新標準并沒有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回顧近年來多項環保標準,從“一次性筷子的國家強制標準”出臺,再到“限塑令”的實施,幾年過去了,當初備受關注的國家標準,如今的執行力卻在逐年漸弱,那么,國家標準為何總是遇到尷尬呢?

  今年6月1號開始,由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員會發布的紙杯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發布的紙杯國家標準首次提出“杯口距杯身15毫米內、杯底距杯身10毫米內”不應有印刷圖案,不得使用回收原材料制作紙杯、不得人為添加熒光增白劑。

  在雙井家樂福記者看到,在售的四個紙杯品牌中,有三家知名品牌的紙杯,通體印有顏色鮮艷的圖案。記者隨機采訪了6位消費者,其中有5位消費者更偏愛舊標準的紙杯。

  六月一號,記者走訪了麥當勞、肯德基和吉野家等多家快餐店。無一例外,他們都沒有使用新國標的紙杯。麥當勞公關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麥當勞公關部工作人員:麥當勞使用的紙杯完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標準。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表示,麥當勞的回答沒有任何爭議。因為新國標不具有強制性,只是推薦性標準。而且,之前大多數企業執行的行業標準并沒有廢除。所以生產企業可以按照行業標準繼續生產或銷售產品。那么,為什么不統一標準,并上升為強制執行的標準呢。

  董金獅:過去是質檢部門為主。后來國務院重新行政劃分,把食品安全問題劃歸給衛生部主管了。在沒有發布之前由于行政管理的變更,所以導致了這個標準還沒有出臺就胎死腹中了。所以紙杯的標準按道理應該是強制性,涉及到食品安全,但是質監局不弄成強制性就意味著他還需要執法,而且執不好他就有責任。所以弄個推薦性。

  同時,董金獅表示,有標不依,多標共存,這給今后的產品質量和市場監管留下了隱患。

  董金獅:如果行業標準不廢除,又很混亂了,企業的生產,會避重就輕,明顯行業標準要松于國家的推薦性標準。對監管部門到底是按哪個標準來管理企業,如果不符合國家新的推薦性標準但他符合原來的行業標準,你怎么處罰他。最后消費者就比較茫然,真正有一頭霧水的消費者。

  像這樣遭遇尷尬的國家標準并非個例,四年前的6月1號,塑料購物袋國家強制性標準實行。在實施初期,全國農貿批發市場的超薄塑料袋使用量曾經一度減少了50%,然而民間調查小組的研究卻發現,“限塑令”的執行力逐年削弱,大量超薄塑料袋重返市場。

  為推動“限塑令”的實施,幾位來自民間組織和高校的青年人于2008年3月成立了“民間限塑政策研究小組”開始對“限塑令”進行研究。而2011年的第四次調研發現,農貿市場商戶的不執行比例為86%,較2008年又有明顯下降,且大部分是不達標的超薄塑料袋。

  一組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使用的塑料袋過1萬億個,僅北京,每年廢棄的塑料袋約23億個。這組龐大的數據意味著,大部分塑料袋在使用12分鐘后就被丟棄,但這個塑料袋在環境中的自然分解,卻需要20年到200年的時間。治理白色垃圾任務如此艱巨,那為什么有限塑令,卻難執行呢,限塑小組負責人之一、著名環保人士毛達認為。

  毛達:首先法律層級不夠高,力度不夠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限塑令”只是國務院辦公廳的規范性文件,但真要涉及到違法現象,有爭議的時候,唯有促請工商部門去做,但是他們不做,還是沒有辦法。

  按照國際通則,食品包裝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從一次性筷子到塑料袋再到紙杯,這些與環保和食品安全息息相關的國家標準如何才能落到實處。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建議。

  董金獅:對于標準的制定是一個技術文件,技術文件的制定首先是要公開征求意見。不能讓企業綁架了標準。 第二,標準一旦制定就要加大宣傳,讓執行這個標準的單位知道這個標準內容是什么。讓違法者知道這是違法的。第三,標準一旦有了,對監管部門的責任要劃分。我們更希望我們的監管部門能夠自己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而且把處理結果向社會公開。要建立健全舉報制度。

  雖然國家標準落實的并不理想,但是在我們身邊也不難發現, 很多人購物時拿著自帶的購物袋。很多商家提供著可重復使用的消毒筷,當我們每個人都樹立起不以善小而不為的節約環保觀時,綠色的環境、健康的生活離我們將不再遙遠。

  市民:都隨身帶著自己買的在包里,到哪兒去吃飯就掏出來自己用。

  市民:我們這兒不都拿著包兒呢么?

  市民:專門帶著環保袋兒來的。

  市民:免得污染,環保,綠色么。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