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推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
2012年6月12日
2012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昨天正式啟動。作為每年食品安全周的重頭大戲,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工信部、農業部等11個部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昨天在京召開。出席會議的相關人士表示,面對時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監督、追溯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勢在必行,科技創新則成為提高安全水平與監管力度的重要方法。
針對我國食品安全的監督體系建設問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監督檢查司副司長于軍昨日表示,要加強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這也是今年食品安全周的主題。于軍說,針對我國食品生產經營方式小、散、數量巨大、業態復雜的特點,提高從業人員的道德水平和自我約束意識,將更為重要并且具有可行性。
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各類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制定實施“黑名單”制度,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建立起有剛性約束力的誠信保障措施,全面推動食品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另一方面,嚴厲打擊也很重要。于軍講到了違規添加劑。近幾年,有關部門公布了已經發現的64種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他表示,要著力解決潛規則問題,按照從嚴從快的原則,嚴厲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案件。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巡視員章力建表示,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無論是投入品使用、種養殖過程質量控制、過程追溯,還是產地環境標準制定、檢驗檢測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章力建表示,今后,農業部將加強農產品風險評估預警、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等七方面技術研究,全面提升農產品安全生產水平。
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局長蘇志認為,除了用科技去實現產業化、標準化,淘汰落后產能之外,還要通過制度創新來提高管理水平。生產規范(G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ICCP)等的先進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能夠落實到每個企業,從源頭上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