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毒血清短缺成全國性問題
2012年6月20日
6月7日,蘇州21歲男子小葉“用蝰蛇泡酒”時被毒蛇咬傷,大口吐血。雖有廣州專家馳援,但經院方極力搶救,終因沒有對應的抗蛇毒血清,三天后,年輕的他因器官衰竭死亡。
有人說小葉是“玩蛇自焚”,有人在為年輕生命的逝去感慨,但更讓社會關注的是,為何眾人伸出援手,卻依舊找不到一支救命的抗蝰蛇毒血清?參與搶救的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蛇傷救治專家李信平教授透露,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僅有一家企業生產蛇毒血清,近年來抗蛇毒血清短缺已是全國性的問題。
小葉之死
6月7日下午五點多,蘇州市中醫院急診室門前,急匆匆停下一輛私家車。從車上急急火火跳下的人們,將一名正口吐鮮血的年輕小伙抬進急診室。
“他是被蛇咬傷的!”送傷者的人沖著醫生大喊。但醫生查看傷口后,卻看不出什么名堂。經溝通,傷者家屬在半個小時內,送來了“肇事”毒蛇。“蛇被扎在一個尼龍繩的網袋中,盤起來有一個臉盆那么大,膚色黯淡,估計有一米多長。”
即便看到了毒蛇,醫護人員依舊無法進行救治。因為他們誰也沒見過這種蛇。家屬向知情人打探后,才得知這種毒蛇是原產于泰國的蝰蛇。
知情人士透露,小葉在給父母用蝰蛇制作藥酒的時候,左手虎口被咬了一口。送至醫院時,小葉神志還算清醒。就診時,他還打了一個電話給廣東的朋友,讓其送血清到蘇州。
“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注射抗蝰蛇毒血清,但很遺憾,我們醫院沒有。”無奈之下,蘇州市中醫院給傷者打了兩支抗蝮蛇毒血清,并為小葉進行血透,期待緩解病情。
與此同時,小葉家屬也打探到,在武夷山有關機構里,還存有治蝰蛇毒的“血清解藥”。8日凌晨5點左右,解藥被連夜開車運抵蘇州。但由于該血清是家屬聯系到的“偏方”,屬于“三無”產品,院方不敢擅自給傷者使用。隨后,在傷者陪護人員的強烈要求,并“簽字畫押”愿承擔后果的情況下,院方在對方的指導下,為傷者使用了對方提供的血清制品。
此外,南京第一醫院還特批了兩支蛇毒血清連夜送往蘇州,蘇州市公安局甚至安排了警車開路護送。遺憾的是,南京送來的是已為小葉注射過的蝮蛇血清。院方隨后還聯系了臺灣對蝰蛇有專門研究的專家和機構,咨詢救治辦法。
6月8日清晨5時,急促的手機鈴聲吵醒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蛇傷救治專家李信平教授。了解情況后,應蛇傷家屬邀請及蘇州中醫院同意,9日晚他飛赴蘇州參與救治。
由于航班延誤,直到10日凌晨,他才到達蘇州市中醫院。李教授告訴記者,他進入該院重癥監護室后,發現小葉的病情已經很嚴重,腸道、胸腔都出血。由于出血過多,體內供氧不足,心臟不好。“醫院該做的對癥治療都做了,但病情惡化太快,即使當時獲得抗蝰蛇毒血清,也已經無濟于事了。”
奇跡終未發生。10日早上9時51分,多臟器嚴重衰竭的小葉,離別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