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上海全面試點發(fā)布PM2.5指數
2012-06-28

上海全面試點發(fā)布PM2.5指數

2012年6月28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從6月27日起,上海市開始公布市內10個國控點(環(huán)境空氣質量國控自動監(jiān)測站)的PM2.5數據。中午12時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上海市PM2.5濃度均值為11.7微克/立方米,10個點中PM2.5濃度最高值為18.7,最低值8.4。

  上海市環(huán)保局有關人士表示,在試點監(jiān)測和發(fā)布的基礎上,將在今年年底前正式發(fā)布10個國控點全部基本項目的小時濃度、日均濃度和評價結果,在這個過渡時段,上海將繼續(xù)發(fā)布空氣污染指數(API)。

  今年2月,PM2.5被納入我國《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在此之前,我國僅監(jiān)測PM10。

  PM2.5是指空氣動力學粒徑小于2.5微克的分散在大氣中呈固態(tài)或液態(tài)的顆粒狀物質,可以影響大氣的能見度,產生大氣光化學煙霧,加劇或減緩溫室效應,還會隨呼吸進入人體內,甚至透過血氣屏障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導致呼吸(包括肺癌)和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不過,目前公眾對PM2.5的認知還有一定誤區(qū)。復旦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的相關研究表明,PM2.5的來源并非全部人為源,也有天然源;PM2.5和灰霾并不能畫等號,而顆粒物小,也并不代表毒性就小,戴口罩并無太大的防護作用。

  來源:并非全部人為源,也有天然源

  “現(xiàn)在一講到PM2.5顆粒物污染,公眾都認為來自人類的排放,甚至認為大氣中的顆粒物就是污染物,這是不對的。大自然的本底中就有很多顆粒物,也包括PM2.5。”據復旦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楊新介紹,PM2.5的來源包括天然源和人類源,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噴發(fā)、沙塵暴、海洋飛沫、森林大火等,非洲撒哈拉地區(qū)和南極海洋地區(qū)的顆粒物濃度較高,就是因為自然本底中的顆粒物濃度高;人類源則主要是人類進行工業(yè)、農業(yè)、交通等活動造成的排放,其中化石燃料燃燒后的排放量最大。

  楊新說,造成目前中國PM2.5濃度較高的原因主要是人類活動排放,但也不要忽略來自天然源的影響,比如沙塵來襲造成的重度污染。PM2.5不僅來自本地污染源,還能通過中長距離傳輸影響周邊地區(qū)。比如,秸稈燃燒及來自我國北部、西北部的沙塵經過中長距離傳輸,成為我國中東部城市PM2.5的主要來源。

  誤區(qū):PM2.5≠灰霾

  “有時候天灰蒙蒙的,不見得就是污染。”復旦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陳建民表示,總的來說,重度的顆粒物污染是導致灰霾的一個主要原因,但PM2.5濃度和灰霾不能直接畫等號。

  為什么有時公眾抱怨天是灰蒙蒙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部門卻報告空氣質量為良或輕度污染?楊新表示,質量濃度不是全面衡量大氣污染程度的數值,導致灰霾發(fā)生的污染源有多種,不僅與顆粒物的濃度有關,也與氣象條件如風向、相對濕度、大氣能見度和化學組分、地理條件密切相關,因此才造成了空氣質量報告和公眾感受的差異。

  在目前中國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里,PM2.5為50~80微克/立方米時,空氣質量是良,但在較高的相對濕度的情況下,污染物吸濕增長,本身顆粒物的污染濃度減少,很可能會導致灰霾,感覺上灰蒙蒙的。而夏秋季節(jié),農村地區(qū)秸稈燃燒產生的污染傳到城市,春天時沙塵過境,也都會導致灰霾的發(fā)生。

  陳建民表示,目前的PM2.5監(jiān)測的是質量濃度,但顆粒物小、質量少,不見得毒性就小。因此,戴口罩對于顆粒物污染的防護用處不大,因為口罩畢竟很粗,大的、粗的顆粒可能會吸附到上面去,對真正的細的顆粒物起不到作用。

  因此,雖然美國的PM2.5標準是35微克/立方米,我國目前是75微克/立方米,但在中國,大顆粒如礦塵較多,質量可能與幾千個、上萬個小的顆粒質量相當,但幾千個、上萬個小的顆粒的毒性含量比一個礦塵上的含量多得多。

  我國PM2.5污染比較嚴重

  盡管中國在全國范圍尚未開展對PM2.5的監(jiān)測,但個別城市的監(jiān)測數據表明,我國PM2.5污染比較嚴重。2006~2010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和沈陽5個城市的PM2.5年平均濃度都在55微克/立方米以上。我國四大(京津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城市群在2001~2006年期間PM2.5年平均濃度均超過50微克/立方米,而歐美發(fā)達國家普遍低于15微克/立方米。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11年9月公布了其首個空氣質量數據庫,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計,我國空氣質量最好的海口市在全球1082個城市中僅排814位,這間接反映了我國主要城市的PM2.5污染水平較高。

  陳建民表示,就污染段來說,在中國有明顯的三段高污染時期:第一個時間段是6月、10月、11月的秸稈燃燒高峰期,一般南方時間稍早于北方。第二個時間段是冬天,特別是北方的一些城市,燒煤取暖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污染。第三個時間段是沙塵暴的時候,每年一般是十來次,北方一些城市如北京、天津附近正好是下風帶,深受其害。

  就一天當中而言,早晚高峰是顆粒物污染嚴重的時期。早上7點、8點的污染較為嚴重,9點最重,下午5~7點時也很嚴重;天氣晴朗時,下午的二次氣溶膠的形成較多,兩三點時會產生光化學煙霧;而晚上8~10點則空氣質量較好,適宜人類活動。

  治理:長期艱苦的工作

  “目前我們國家的PM2.5也好,大氣顆粒物污染的控制也好,并沒有可以照搬的教條可參考。不要在巨大的外交壓力和社會公眾的輿論壓力下,采取一些違背科學發(fā)展的大刀闊斧的措施,有時候反而是得不償失的。”楊新表示,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我國目前的產業(yè)結構還嚴重依賴化石燃料,此時已經開始著手布局PM2.5的監(jiān)控體系,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但如果脫離經濟發(fā)展的時機,盲目追求和發(fā)達國家一樣的評估標準是不太現(xiàn)實的,要實現(xiàn)發(fā)展經濟和治理環(huán)境之間的平衡。

  “這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在一年兩年內就把整個國家的化石燃料的消耗量降下來,使燃燒技術、控制技術全部大幅度提升,還是要有一個長期的艱苦應對過程,這有賴于我們從基礎研究出發(fā),對目前我國大氣污染中最關鍵的基礎顆粒物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才能夠拿出解決的方案。”楊新說。

  發(fā)達國家的空氣治理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倫敦煙霧”事件和“洛杉磯光化學煙霧”為代表的大氣嚴重污染事件,標志著人類活動排放對地球表面空氣質量產生了重大影響。發(fā)達國家紛紛采取不同的空氣清潔系統(tǒng)計劃來治理大氣,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空氣的質量有了明顯改善。美國環(huán)保署在1997年第一次將PM2.5監(jiān)測列入了空氣質量評估體系,當時24小時的平均值是65微克/立方米,與我國今年提出的75微克/立方米非常接近,經過十幾年的進一步控制,到2006年把該數值降到35微克/立方米。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則在2005年第一次將可吸入顆粒物確定了指導值。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