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登記門檻有望降低
2012年7月9日
記者昨天(7月8日)獲悉,市政協委員鞏沙“關于完善社會組織建設”提案獲得市社會辦答復。答復中稱,本市將開展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對本領域“草根組織”的備案試點工作。專家表示,此舉將使申請成立小微型社會組織變得容易,只需在對應的樞紐社會組織登記即可,而不一定要通過民政等部門。
發布
降低社會組織登記門檻
據了解,樞紐型社會組織是指在同類別、同性質、同領域的社會組織中起橋梁紐帶、聚合引領作用的組織,在數量眾多的同類型社會組織中發揮著龍頭、引領和支持性作用。
鞏沙委員在提案中提出,建立和完善各級社會組織使其能發揮作用成了現今急需解決的問題。主管的政府部門應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充分依法放權,行政權力管理退半步。
市社會辦在答復中說,要進一步擴大社會組織備案工作范圍,在對社區社會組織進行備案管理的基礎上,開展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對本領域“草根組織”的備案試點工作,為促進其依法登記創造條件。要在降低社會組織登記門檻的同時,通過健全完善社會組織監管體系、社會組織評估實施辦法等措施,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監管和評估力度,制定并完善相關政策,確保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現狀
全市有27家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
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本市社會組織總量超過3萬家。這些數量眾多、功能各異的社會組織分布在經濟和生活多方面,在保障民生、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2009年以來,本市先后3批認定了包括工、青、婦以及北京注協、市律協等27家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范圍涉及經濟、社會、科技、教育、慈善公益等十幾個領域,對在市級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正式登記的社會組織工作覆蓋率達90%以上。社會組織服務管理新的體制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16個區縣均開展了“樞紐型”社會組織的認定,已正式認定150余家。市—區—街道三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體系基本框架初步呈現。
據悉,今年市社工委、社會辦將協調27家樞紐型社會組織,開展2012年北京社會組織公益系列活動?;顒佑媱澩瞥龉婊顒咏?00項,2000余場次。
解讀
有望化解“找婆家”難題
民政部特聘專家、全國政協委員王名表示,北京市開展“草根組織”備案試點,“草根組織”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應該是指一些小微型社會組織。
王名介紹,根據法律規定,只要是社會組織,都需獲得一定法律支持,目前包括北京等城市都對社區社會組織進行備案管理,比如個人想成立一個公益讀書會,就可以直接在社區備案,這樣就具有合法性。但社區備案具有空間限制性,比如這個公益讀書會想跨區域活動,涉及一些資金活動,這樣僅在社區備案就不夠了。
王名表示,去年北京提出4類組織試行直接登記,目前提出試點“草根組織”可在本領域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備案,今后想申請開辦小微型社會組織就簡單多了。如想成立一個公益組織,就可直接找市級對應的樞紐社會組織登記即可,不需要非找民政等部門。
“社會組織登記一直存在找主管部門登記難,申辦一個民辦學?;?0年”,王名認為,北京的此項試點,將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但對于具體達到什么標準可申報社會組織,今后肯定會出相應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