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緩解停車難推出新舉措
2012年7月9日
北京市交通委與北京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城六區居住區機動車停車設施建設市級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新建居住區停車位經審核合格,市財政會按照每新增一個停車泊位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
這是今年本市為緩解市民停車難推出的又一項新舉。此前,車輦店立體停車場已經啟動運營。
停車位一位配一號
市交通委在集中答復關于停車管理的市人大建議、市政協委員提案時,公布了一組數據:截至今年3月,全市共有登記機動車504萬輛,而全市停車泊位數僅有248.4萬個。
剩下的250余萬輛車無“家”可歸。一個普通車位的面積在14平方米左右,如果按照1:1的比例給它們配置停車位,需要的面積達3500萬平方米以上。顯然,將這些車位平鋪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里并不現實。因此,本市嘗試建立立體停車樓。
第一個試點落戶東城區車輦胡同。市交通委副主任劉縉到現場實地考察后表示,本市要制定驗收管理辦法,各區縣要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要建立臺賬、摸清底數。目前,本市停車位的數量和建設目標差異較大,各區縣之間的發展尚不平衡,車輦店胡同作為一個成功的經驗典型,合理利用空間的方式值得各區縣學習借鑒。城六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居住區機動車停車設施數據系統,對轄區內居住區機動車設施調查統計結果實行“全區一圖一表,一停車泊位一編號”的數據信息管理。
9月前5100個新車位開建
為了鼓勵有關部門盡快緩解停車難,此次公布的《辦法(試行)》重點明確了市級獎勵資金的獎勵范圍及對象、獎勵標準及資金來源、資金申報及撥付程序、市級獎勵資金申領需提交的材料和資金監督管理等相關內容。
專家指出,這將切實提高城六區居住區機動車停車設施新建項目的建設主體——如居委會、業主委員會或建設單位的積極性,吸引社會各界全面參與,加快推進城六區居住區機動車停車設施新建工作的進程。
截至目前,城六區已完成了28個居住區3629個停車位的新建工作。9月底前將繼續新建和計劃開工建設40個居住區5100余個停車位。按照《辦法(試行)》的規定,第一批市級獎勵資金將于9月30日前履行申報程序。
四環內明年新添11萬個車位
以靜制動緩解擁堵,成為今明兩年交通部門的主要任務之一。預計到明年年底前,本市四環路以內居住區將新建機動車停車泊位總數超過11萬個。其中,東城區、西城區各新建1.5萬個以上,朝陽區、海淀區各新建3萬個以上,豐臺區新建2萬個以上。
交通部門表示,居住區新建機動車停車設施主要包含兩類情況。一是利用居住區待建土地、臨時空閑場地,因地制宜施劃機動車臨時停車泊位或者設立綠蔭停車場。二是利用居住區既有平面機動車停車設施,實行“平改立”改造,設置停車設備等。
隨著家底兒的逐漸摸清,城六區交通新政主管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發動轄區內居委會或者業主委員會提出停車設施新建項目方案,協調園林綠化、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部門制定新建總體實施方案,報請區政府批準后組織落實。同時,該方案需要報市交通委運輸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