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車市調整仍是主旋律
2012年7月11日
2012年已經過半,各大車企即將陸續上交半年“成績單”。 按照各家車企日前發布的今年前5個月銷量及增長進度來看,今年上半年多數汽車企業將難以完成既定的銷售目標。車市的低迷和慘淡形勢讓車企和經銷商們叫苦不迭,也使他們對于下半年車市的走向感到混亂和茫然。是仍“匍匐前進”還是能迎來黎明的曙光,下半年車市將怎樣發展值得期待。
據統計,年初國內各汽車企業今年的銷量計劃累計超過2000萬輛,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5月各大車企僅完成了約800萬輛的銷售任務。也就是說,要實現上半年銷售1000萬輛的目標,不容樂觀。
從當前的市場反饋情況以及前5個月的數據,多數車企完成半年任務也已成泡影。據中汽協統計,1~5月份銷量排名前十車企中,除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已經接近完成半年任務外,其他品牌截至目前,距離半年目標,均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此外,自主品牌在市場中的地位堪憂,銷量下滑趨勢明顯。根據統計,自主品牌前5月完成的銷量比例基本都在40%以下,想要完成半年的銷量目標基本無望。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補貼政策”、“第二輪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后,將形成組合拳效應,為汽車行業下半年發展“注入興奮劑”。
但也有分析認為上述觀點過于樂觀,下半年車市走高可能不大。在銷量增速下降、庫存高企的市場環境下,各大車企并未減緩產能擴張的步伐。多數企業仍有增資擴產計劃,大批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大量新車將在下半年陸續投放市場,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價格戰”有可能愈演愈烈。
中國汽車產業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后,從內部結構到外部環境積累了諸多矛盾,結構調整已經勢在必行。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各大車企不能再一味地賣車拼銷量,更應轉向服務等軟實力的提升,潛心打造品牌。那些品質不過關、品牌不夠硬的車型將在日后的競爭中被逐漸淘汰,實力不足的車企也將面臨洗牌。
可以說,下半年汽車行業調整仍將是主旋律,而2012年也很有可能成為未來車市走向的“轉折年”,回歸理性,調整結構,中國車市才能更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