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推行航空安全問責制
2012年7月13日
完善航空安保體制機制,加強行業主管部門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確保空防安全。嚴把飛行、空管、維修、簽派、安檢等關鍵崗位人員資質關。
早報訊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昨日發布了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要求持續提升運輸服務質量,著力提高航空安全水平,實行航路航線截彎取直,提高臨時航線使用效率,優化地面運行組織,減少無效飛行和等待時間。
引導飛機、發動機國產化
意見提出,著力把北上廣機場建成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要整合機場資源,加強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等都市密集地區機場功能互補。注重機場配套設施規劃與建設,配套完善旅客服務、航空貨運集散、油料供應等基礎設施,大型機場應規劃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
意見要求,實行航路航線截彎取直,提高臨時航線使用效率,優化地面運行組織,減少無效飛行和等待時間。引導飛機、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等國產化,形成與我國民航業發展相適應的國產民航產品制造體系。
正常率提高到80%以上
意見要求,到2020年,我國民航服務領域明顯擴大,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明顯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化民用航空體系。航空運輸規模不斷擴大,年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700億噸公里,年均增長12.2%,全國人均乘機次數達到0.5次。航空運輸服務質量穩步提高,安全水平穩居世界前列,運輸航空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不超過0.15,航班正常率提高到80%以上。通用航空實現規模化發展,飛行總量達200萬小時,年均增長19%。經濟社會效益更加顯著,航空服務覆蓋全國89%的人口。另外,建立面向公眾的航班延誤預報和通報制度,完善大面積航班延誤預警和應急機制,規范航班延誤后的服務工作,努力提高航班正常率。
著力提高航空安全水平
意見提出,著力提高航空安全水平,推行安全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和安全問責制度,實行更加嚴格的安全考核和責任追究。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持續安全理念,完善安全法規、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堅持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嚴格落實生產運營單位安全主體責任。推行安全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和安全問責制度,實行更加嚴格的安全考核和責任追究。
完善航空安保體制機制,加強行業主管部門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確保空防安全。嚴把飛行、空管、維修、簽派、安檢等關鍵崗位人員資質關。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廣應用安全運行管理新技術、新設備。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完善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