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暴雨致農產品價格小幅波動
2012年7月24日
北京市農委副主任張貴忠22日在“7.21”暴雨新聞通報會上表示,截至7月22日上午12時,北京一場6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對其農業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近4.5億元,受損的糧食和經濟作物主要集中在房山、密云、順義和平谷四個郊區。
其中,大桃、棗等20萬余畝果樹受災,北京13個郊區縣蔬菜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失,7個區縣養殖場損失家禽10萬余只、豬500余頭、羊100余只。
“這場暴雨短期內由于運輸不便將造成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價格的小幅波動,蔬菜、水果等種植業由于暴雨打落等產量會縮減,但從長期情況來看,對終端農產品價格不會產生大的影響。”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認為。
而《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在致電新發地批發市場宣傳部的張女士時,對方表示,“大暴雨后,北京蔬菜供應基本正常,22日市場交易高峰較平常延后了3個多小時。而菜價在凌晨出現小幅攀升后,下午開始回落,其中綠葉菜類由于運輸、采摘、保存等環節均受到雨水影響,漲價較為明顯。”
張貴忠同時表示,盡管本次特大暴雨雨量大、集中而持續時間長,但因大部分區縣沒有大風且未下冰雹,總體受災情況處于正常范圍。北京目前有5家涉農政策性保險公司,涵蓋13個郊區40%的種養農戶。目前,這5家公司已經開展農業損失核查工作。
而來自北京市保監局的消息顯示,據初步統計,22日0時至9時,投保種植業保險的農戶受災面積29萬畝,養殖業損失15000余頭,估損5100萬元。
“政府應該及時發放應急物資、種子補貼、修復損壞的農業設施,否則農民承受經濟損失過多,會對未來北京地區農產品的供應和價格的不穩定留下隱患。”北京農學院一名教授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