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所有公立醫院提高診查費
2012年7月24日
深圳從21日起,啟動取消藥品加成第二階段工作,即面向所有就醫人群、所有藥品實施零加成銷售;同時,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門診和住院診查費標準。
醫保如有虧空
財政兜底補貼
深圳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20日下午召開通氣會稱,此舉將既不會增加病人負擔,也不會減少醫院的合理收益。而由于提高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醫療保險待遇造成的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虧空,將由政府財政兜底補貼。
此次取消藥品加成的具體調價方案為:依據醫院等級設置的不同,分級提高門診和住院診查費的價格標準;即在原來的基礎上平均每門診人次提高門診診查費12元,其中三級醫院的門診診查費每人次提高14元,二級醫院和一級醫院的門診診查費每人次提高11元;平均每住院床日提高住院診查費37元,其中三級醫院住院診查費每床日提高43元,二級醫院住院診查費每床日提高33元,一級醫院住院診查費每床日提高24元。
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承擔本市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診查費增加部分,即綜合醫療保險參保人的門診診查費增加部分,全部由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不增加門診就醫者費用負擔;住院診查費也全部由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不增加住院患者個人費用負擔。農民工醫療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參保人的門診診查費增加部分,按照現行的報銷比例,分別由門診和住院統籌基金支付。
防止以藥補醫
體現勞務價值
深圳衛人委表示,診查費是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收費項目。目前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未能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如門診診查費,主任醫師為8元/診療人次、副主任醫師為6元/診療人次、普通醫生為3元/診療人次。在允許公立醫院收取藥品加成的情況下,這種利益導向機制誘導醫療機構多開藥、開高價藥,使公立醫院、醫務人員與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之間形成利益鏈條。
取消藥品加成費用,提高診查費收費標準,是全面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其意義在于:一是切斷了醫院與藥品生產經營體系之間的利益鏈條。二是促進醫療機構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三是有利于調動醫務人員通過優質服務獲取回報的積極性。改革將促使公立醫院調整內部分配機制,掃除灰色收入地帶,使醫院的收支結構更好地體現技術勞務成本,提高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報酬。
深圳衛人委表示,將密切跟蹤醫藥分開改革后公立醫院經濟運行狀況,科學測算公立醫院的政策性虧損,并將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