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加強垃圾監管讓城市更整潔
2012年07月26日
廣西南寧市日前出臺《南寧市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十二五”期間,南寧市將投資約27.08億元,重點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垃圾收運設施等6個領域的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將城鎮垃圾“吃干榨盡”。
過去,城鎮垃圾一般指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但根據南寧市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規劃》將城鎮垃圾的概念和規劃范圍延伸至建筑垃圾、電子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等,并“對癥下藥”,逐一解決上述垃圾對環境污染的問題。
嚴峻形勢下如何實現目標?
處理、轉運設施到位,垃圾桶進家庭
目前,南寧市生活垃圾日均產量約為2064.00噸/天,主要被送到城南垃圾填埋場和石西生活垃圾堆肥廠處理,預計到2015年末,南寧市垃圾日均產量將達到5562.20噸。
但考慮到五象新區開發的需要,目前“吃”掉市區95%以上生活垃圾的城南垃圾填埋場,將在“十二五”期內提前“退役”,而石西生活垃圾堆肥廠存在處理工藝不足、二次廢料產生過多、成本過高,實際處理量太小(約80噸/天)等問題。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屆時將出現垃圾無處安身的局面。
另外,南寧市的生活垃圾前端收集運輸機械化程度較低,基本上是采用人力車收集運輸;垃圾收運車輛有一半處于超齡服役,破損情況嚴重,其它尚未超齡的車型也相對落后,在垃圾收集和運輸過程中,存在垃圾和污水灑漏現象,既有礙市容,也影響環境。
規劃要求,到2015年末,南寧市區和縣城的生活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100%;市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縣城達到50%;密閉化運輸車輛比重市區要達到100%,縣城要達到80%。
在嚴峻的現實面前,南寧市如何才能實現《規劃》目標呢?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南寧市將投資約18.42億元,重點推進南寧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等9個項目的建設;投資約4.23億元,安排中轉站、收集站建設項目25項共342座;投資約2.67億元,將新增密閉電動(助力)三輪車4908輛、密閉式自卸車572輛和壓縮轉運車254輛,道路清掃車26輛;投資約1400萬元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程,在市區選擇200個條件較好的單位和小區,平均每個示范單位、小區配套50個垃圾收集大桶(兩種顏色各25個)和一輛密閉型助力垃圾車,每戶家庭贈送2個家用垃圾桶(籃),按“濕垃圾”和“干垃圾”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
同時,為了改善人居環境,“十二五”期間,南寧市還將投入1.11億元,對市區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場、武鳴縣騰翔垃圾處理場、上林縣大豐鎮馬童嶺垃圾場、馬山縣簡易垃圾堆放場等存在污染問題的垃圾處理設施進行改造或就地無害化封場治理。
餐廚垃圾處理怎樣不漏網?
建立完整處理體系,開展家庭廚余減量化試點
據了解,2010年,南寧市餐廚廢棄物日產生量約為223.34噸。目前南寧市沒有專門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市區內也僅有3家正規的“地溝油”生產加工企業,合計加工規模也僅為16噸/天,與龐大的餐廚廢棄物日產生量相比,絕大多數餐廚垃圾處于流向不明狀態,威脅市民健康。
怎樣才能構建一套完整的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體系呢?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市投資約648.8萬元,在市區新增2200個標準垃圾桶和38輛密封式餐廚垃圾收運專用車,由專用餐廚垃圾收運車統一將每天收集的餐廚垃圾運至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一座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采用厭氧發酵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產生沼氣的用于發電,制成的生物柴油對外銷售。
同時,南寧將投資約2100萬元,開展家庭廚余減量化試點工程。家庭廚余減量化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市民使用廚余垃圾粉碎機對廚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另一種是在社區安裝廚余垃圾處理機,對社區的廚余垃圾進行集中處理成農用肥料。為了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十二五”期間,南寧將選擇一些新開發的優質小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后再逐步推廣。
通過上述方案的實施,到2015年末,南寧市將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達到200噸/天、集中收集率達75%、資源化利用率達90%,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正常運轉率達90%。
建筑垃圾有用武之地嗎?
實施建筑垃圾運輸行業準入制,建設綜合利用處理廠
隨著城市建設熱火朝天地開展,建筑垃圾成為環境新負擔。2010年,南寧市建筑垃圾總產量估計為300萬噸,由于目前沒有專門的建筑垃圾處理設施,施工單位除了對碎石類建筑垃圾采取地基填埋、鋪路等方式再利用外,其他建筑垃圾大多被堆放和填埋,回收利用較少,給城市土地利用造成很大的壓力。此外,出于成本考慮,很多建筑工地未向相關部門申請建筑垃圾處置證,私自對建筑垃圾進行處理,隨地堆放和無序處置較為普遍。
《規劃》提出,到2015年末,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90%以上,再利用率達50%以上,資源化率要達到25%。這意味著,這些建筑垃圾、粉煤灰、廢礦渣等固體廢物將變為“寶貝”被循環利用。
據了解,在建筑垃圾收運裝備方面,“十二五”期間,南寧市將投資2400萬元,在全部淘汰更新敞開式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基礎上,為市區新增80輛機械化全密閉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同時實施建筑垃圾運輸行業準入制度,對從事建筑垃圾運輸企業要進行資格審查,要求企業必須達到擁有規定數量的符合要求的機械化密閉車輛等條件,禁止個人和未取得建筑垃圾運輸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建筑垃圾運輸;其次將建設一座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理廠,通過建設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理廠,加強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技術研究、應用和推廣,提高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水平;三是發展新型墻體建筑材料;四是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水平和能力均有限的情況下,要繼續加強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保證建筑垃圾得到無害化處理。
能否管住危險廢物?
鼓勵資源回收利用,重點加強監管規范電子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處置
目前,南寧市沒有專門針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設施,基本上是通過企業內、企業間循環利用方式和衛生填埋的方式處理。2010年全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4.02%。
“十一五”期間,南寧市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多年以來一直保持在100%;在工業危險廢物處理方面,由于一些企業采用簡易方法處理危險廢物,存在嚴重污染問題,一些企業沒有相關處置設施,危險廢物只能暫時貯存在廠內,給企業生產造成很大壓力;另外,個別企業缺乏法制意識和對危險廢物危害性的認識,將危險廢物混入生活垃圾中倒掉或偷排出去,直接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規劃》要求,2015年末,電子廢棄物集中拆解率和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90%以上;一般工業固化廢物綜合利用率要達到95%以上;危險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要保持100%。
為了達到上述建設目標,南寧市將采取系列重點措施,如鼓勵電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回收電子廢棄物;繼續推進廣西桂物資源循環產業園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拆解中心二期項目的建設;加強南寧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以廣西桂物資源循環產業園為平臺,分兩期建設一個擁有300個規范化的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站點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立工業危險廢物生產單位重點監管清單,杜絕危險廢物非法轉移現象,建立健全工業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運輸、處置全過程環境監督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