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每月發放廚余垃圾專用袋
2012年07月27日
記者在率先領到廚余垃圾專用袋的天河區獵德街道看到,廚余垃圾專用袋顏色為綠色,印有試點社區名稱,同時印著特殊的三位數編碼,在垃圾袋下方還印著可投放的剩飯剩菜、瓜果皮、零食以及其容器等提示字句。據了解,這種袋子為淀粉和纖維混合物制成,在經過堆肥處理后20日內便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特殊的三位數編碼則可指代具體的某一戶人家。
記者向廣州市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該袋能容納7升、約14斤的廚余垃圾,以獵德街試點社區凱旋新世界為例,該社區每戶人家將獲派30只這樣的專用袋子。居民使用該袋裝滿廚余垃圾后,可將整袋垃圾投放至社區指定收集點處理。垃圾收運人員會對袋內垃圾成分進行檢查,并可根據三位數特殊編碼追蹤具體投放人家。在確定投放合格后,廚余垃圾將會被運到已經完成改造具備廚余垃圾壓縮能力的壓縮站處理。如果居民通過此方式實現垃圾減量,如30只垃圾袋每月用不完有盈余,居民可把剩余垃圾袋送到物管處換取生活用品,如果居民一個月內消耗過多垃圾袋需要另外購買,則預計需要以5角每只的價錢購買。
記者向市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城管部門接下來將本著成熟一批推行一批的原則,對有條件推行專袋專投的社區發放專用垃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