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食藥安全案件大幅上升
2012年7月31日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張蔚然)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7月31日在北京表示,2011年以來,全國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數量大幅上升,犯罪手段不斷翻新,證據的收集和司法認定難度增大。
最高法當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懲治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有關情況。孫軍工透露,近年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數量大幅上升。2011年全國法院受理的危害藥品安全犯罪案件數量比2010年上升275%,受理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數量比2010年上升216%。2012年1至6月,全國法院共受理生產、銷售假藥、劣藥案688件,審結549件,生效判決人數562人;受理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330件,審結276件,生效判決人數425人。
最高法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苗有水表示,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數量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司法機關加大了打擊力度,以及刑法修正案(八)降低了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入罪門檻。
據孫軍工介紹,當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手段不斷翻新。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快遞等渠道進行銷售,作案手段具有發散性、快捷性,損害的對象具有不特定性;一些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購買正規藥品的包裝用于制售假藥,為對抗食品的檢測研制出檢測“合格”的食品,作案手案很具隱蔽性;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工業原材料、有毒有害添加物對食品進行保鮮、調味、著色,犯罪活動具有較大的欺騙性。
他表示,由于絕大部分犯罪分子沒有正規的生產、銷售記錄,給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帶來一定的困難。已銷售的食品、藥品數量和金額難以準確認定,許多案件只能根據現場查獲的未銷售的食品、藥品的情況認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犯罪分子的量刑和對違法所得的認定與追繳,證據的收集和司法認定難度增大。
孫軍工同時指出,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審判工作在未來幾年內仍會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各級人民法院將始終保持對危害食品、藥品犯罪案件以及相關賄賂、瀆職案件的高壓態勢,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和程序關,準確適用法律,規范案件量刑,加大財產刑的處罰力度,嚴格緩免刑的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