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區臨時安置房完工
2012年8月3日
房山災區最高、最遠、施工難度最大的霞云嶺鄉堂上村10套安置房已完工交驗。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團四建公司充分考慮受災百姓的宜居需要,專門為新建安置房庭院鋪設草坪美化環境。
推開房山區佛子莊鄉賈峪口一間安置房的門,郭師傅正跨坐在梯子上,給吊頂板預留電線接口。“幾分鐘以后就全做完了,這活兒做得還真是快。”郭師傅將手上的板子排進吊頂鋼梁中,站在地上的小徒弟忙不迭遞上另外一塊。
昨日(8月2日)15時05分,賈峪口的最后一套安置房吊頂完工,整個佛子莊鄉6個安置點的臨時安置房,全部交付驗收。
從佛子莊鄉的安置房,一路兜兜轉轉,順著山繞過整整50個大彎,記者又到了另一處安置房交驗點霞云嶺鄉霞云嶺村的操場上。兩地相隔27公里,記者驅車卻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沿途短則間隔三五百米,長則幾公里,就會出現侵占道路的崩塌和山體滑坡痕跡,曾經肆虐過的泥石流,給青山留下一道道傷口。而新建的安置房,卻讓驚魂未定的鄉民,終于踏實下來。
霞云嶺村的交付儀式剛剛結束,于榮香大姐就來看房了。于榮香家住在山坡下。7月21日大暴雨后,她和一兒一女眼睜睜看著雨水卷著樹枝、裹著石塊沖塌了院墻。她拖著兩個孩子往外跑,跑出門才發現雨水已經沒了大腿根,多虧鄰居一把抱起她6歲的孩子,于大姐一家才安全逃離。
這幾天,于大姐和30多戶受災的村民擠在小學校的學生宿舍里。看著霞云嶺村的36間安置新房,于大姐幾天來第一次露出笑容:“我這心啊,幾天一直突突地跳;直到看見這房子,才踏實了。”
北京市住建委房屋災后恢復重建指揮部總指揮張農科介紹,昨日,韓村河鎮天開村的109間安置房完工,霞云嶺鄉和佛子莊鄉的安置房共計226間已完工,目前臨時安置房完工數量已經超過400間。8月5日,所有房屋將全部具備入住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