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公布106項水質指標
2012年8月7日
自來水新國標共106個指標,上海率先全部網上公布
目前公布了渾濁度、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總氯、pH值及氯化物,廣州市水務局稱全部水質檢測指標未有公布時間表。
據媒體報道,9月起武漢將按月公布自來水水質常規42項指標檢測情況,每半年公布全部106項新國標,武漢市民可上水務局網站查看。據悉,武漢是繼上海7月份宣布定期公布自來水新國標106項檢測情況后,又一公開水質的城市。廣州本地方面,昨天(8月6日)廣州市水務部門回應稱,會考慮公眾需求,進一步完善水質公布情況。
武漢9月起公布新指標
2012年7月1日起,國家強制實施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新國標規定了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衛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要求、二次供水衛生要求、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要求、水質監測和水質檢驗方法。新標準將沿用了27年之久的老國標35項檢測指標,大幅增加至106項,使其達到與國際接軌的水平。
該指標分為常規檢驗項目和非常規檢驗項目兩類。其中,常規檢驗項目42項,各地必須統一檢定;非常規檢驗項目64項,具體實施日期由各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全部指標的實施最遲不得晚于今年7月1日。
按照新國標的要求,供水單位須對出廠水按日檢9項、月檢42項、半年或一年(以地表水為水源的為半年,以地下水為水源的為一年)檢106項等要求進行檢測。
7月3日,上海市水務局公布了中心城區供水水質報告,三個表清晰地列示了管網水4項、常規42項以及非常規64項指標的檢測結果,成為首個定期公布自來水新國標106項的城市。
昨日,武漢市水務局透露,將從9月開始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生活飲用水水質情況。其中,常規42項指標每月公布,非常規64項指標每半年公布一次。也就是從下月開始,每個月公布上一個月42項指標的檢測情況,每半年公布全部106項指標的情況,具體數據可登錄其官網直接查看。
廣州目前僅公布6項
昨天,廣州市水務部門就新國標一事回應稱,廣州市中心城區自來水水質早在2010年亞運會前夕就已達標,周邊城區及農村自來水水廠正在進行改造,朝著106項國標的方向努力。對于市民能否在網上查閱到自來水水質情況,市水務局相關人士介紹說,目前,廣州市水務局官網上公布了市內各個水廠的出廠水水質情況,公布指標共有6項,分別是:渾濁度、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總氯、pH值以及氯化物。新快報記者登錄廣州市水務局網站,點擊“民生水務”,在“水質公告”一欄可以看到,最新的廣州市供水企業水質情況是“2012年6月上”,也就是2012年6月1日到2012年6月15日的情況,從6項指標公布情況可以得知,該段時間全市自來水水質均已達標。
既然新國標已經把指標增加到了106項,上海、武漢已經宣布公布了,廣州市民何時也能上網查看全面的自來水水質情況?市水務部門回應稱,會在現有公布情況的基礎上,研究市民需求,進一步完善自來水水質公布情況。但對于網上公布全部106項新國標檢測結果,則未有具體時間表。
水質化驗師應關注色、味、硬度等指標
昨日,記者采訪了一名退休水質化驗師林師傅,他認為,定期公布自來水水質檢測情況的社會意義極大,“如果公眾知曉自己每天喝的水是安全的,合格的,就會放心,這比任何幸福指數都強”。
林師傅告訴記者,42項常規指標中,市民除了了解渾濁度、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總氯等最基本的幾項指標外,還應關注色、味、硬度、微量元素、重金屬等幾項指標。他接著介紹——
“色度”很重要,也很直觀,如果自來水遭到了污染,肯定不會呈現白色,多少都會有點泛黃,這個可以肉眼觀察到。
“臭和味”很好理解,就是嗅覺上的東西,自來水聞上去怪怪的,比如說有腥氣之類的,證明水質肯定不夠好。
“總硬度”是衡量自來水水質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果硬度過大,就證明里面可能含有重金屬之類的東西,硬度超標的自來水肯定不合格。
“砷、硒、氟化物”等,這可以統稱為微量元素指標,砷、硒以及氟化物等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的話又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說砷,過量會造成人體中毒,腸胃道、肝臟、腎臟等會出現病變。
此外,記者查閱新國標發現,非常規64項指標中,農藥指標多達十幾種,例如“六六六”、敵敵畏、樂果等。對此,林師傅表示,原水中是不含農藥的,如果發現有農藥成分,證明水源受到了污染,自來水公司應該查清農藥的來源。
業內專家
出廠水合格不代表終端水合格
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水行業專家告訴記者,水源決定自來水水質,自來水公司的作用并不是制造自來水,而只是通過沉淀、消毒對原水進行處理,“所以說,水源非常重要”。新國標規定的106項指標只不過是防患于未然,如果原水污染很嚴重、重金屬嚴重超標等,經過處理也不能達標,這樣的原水就不能成為自來水的源頭,要重新選擇水源。
據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廣州市中心城區是三江供水,即北江、東江、西江為水源地,目前,三大水源地的水質均達到了國家二類水標準。“但是,出廠水合格并不代表終端水合格,供水管網、二次供水水池等都是影響自來水水質的因素。”市自來水公司管理人員稱,“廣州自來水有100多年的歷史,不可避免存在管網老化問題,每年公司都進行自來水管網改造。”
市政協委員韓志鵬呼吁數據公開——
消費者應有水質知情權
關乎自來水水質的42項常規指標到底有沒有必要按月公開?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認為,“太有必要了!”自來水水質事關民生,關系著老百姓的飲水安全,水務部門完全有必要定期公開自來水水質檢測情況,讓老百姓喝得放心。
拿真金白銀為水價埋單,作為消費者,廣州市民對于自來水水質情況非常有知情權。目前,網上簡單的渾濁度、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總氯等幾個指標完全不解渴,“前段時間媒體報道的廣西要在廣州水源地建核電站,此事就說明,除了上述四個項目指標外,其他項目也應該公布,告訴老百姓我們喝的水是合格的,安全的。”韓志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