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慈善事業發展規劃出臺
2012年8月8日
8月7日,從寧夏民政廳了解到,我區將利用10年左右時間,基本解決殘疾人和貧困人口生存、生活、發展等突出問題,初步構建起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體系,將“黃河善谷”建成民族地區扶貧濟困試驗區、國家慈善事業創新發展區、國家級慈善創新平臺和產業基地。
寧夏慈善事業發展黃金期規劃為10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今年,計劃在建設弘德、立德、厚德慈善園的基礎上,新建圓德、吉德、同德3個慈善園。本月中旬,我區還將舉辦中國(寧夏)慈善博覽會和寧夏“黃河善谷”論壇,組織慈善家、企業家開展寧夏“黃河善谷”行活動。為保證慈善事業發展落到實處,我區明確今年協調組織“黃河善谷”大型推介活動不少于10次,引進慈善項目50個,導入社會慈善企業和各類公益組織50家,幫助解決1萬名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和生態移民區困難群眾就業。
第二階段為2013年至2015年,屆時,全區要初步建立“黃河善谷”政策法規體系、慈善文化體系、慈善組織和人才隊伍體系,慈善園區建設初具規模,社會慈善企業和慈善組織導入總量在近期目標基礎上翻兩番。到2015年,慈善組織、社會慈善企業貢獻值占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2%,預期捐贈額達3億元。3個至5個城市進入自治區慈善城市行列,1個至2個城市進入全國慈善城市行列。幫助解決3萬名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和生態移民區困難群眾就業。
2016年至2020年為攻堅階段,要將“黃河善谷”建成西部乃至全國慈善事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到2020年,慈善組織、社會慈善企業貢獻值占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達4%,預期捐贈額10億元。6個至8個城市進入自治區慈善城市行列,3個至4個城市進入全國慈善城市行列。幫助解決5萬名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和生態移民區困難群眾就業。志愿者人數發展到60萬人,其中專業志愿者達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