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環保產業走出去應結合援外項目
2012-08-20

環保產業走出去應結合援外項目

2012年8月20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

  今年國務院頒布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的總體目標。

  對此,環境保護部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國梅認為,節能環保產業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國家對其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點和新興支柱產業給予很大期望,政策也將向此傾斜。“環保產業‘走出去’有了非常好的歷史機遇,也已具備走出去的基本條件,但在這一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機制政策問題。”

  走出去有多少優勢?

  發展中國家對物美價廉的產品、服務有需求,我國環保產業有了較好的技術儲備

  周國梅首先從國際環保市場分析了我國環保產業“走出去”的條件。據歐盟統計,2010年全球環境服務業產值約達到6400億美元,全球環保產業總產值約達到2.3萬億美元。

  其中,以東盟國家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基礎設施薄弱,對環境保護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時,這些國家又處在與中國相近的發展水平,在這些地區,相較于高標準、高成本的歐美環保技術設備,物廉價美的環境產品、服務更具有競爭優勢,這為中國環保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創造了條件。

  反觀我國環保產業,“十一五”以來,保持了年均15%~20%的增長速度。當前,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體系,產業供給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服務領域不斷拓展。2010年,全國環保產業從業單位3.5萬余家,從業人員300多萬人,產業收入總額約1.1萬億元。預計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環保產業仍可望保持約15%的年增長速度。

  周國梅表示,我國環保產業“走出去”已經具備了比較好的技術儲備。國內環保企業在傳統的工程建設、環保設備及產品制造等方面仍具有較強優勢,環境工程建設能力和環保設備及產品制造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不但能滿足國內需求,也能為“走出去”提供支撐。

  近年來,一批環保企業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已經具備了自行設計制造關鍵設備及成套的能力,有些在技術水平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有些水和大氣污染治理企業率先踏出國門,在國際市場開拓方面具有了一定基礎;國內優秀環保企業則與海外巨頭合作或引入國外資本,實現了中國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的國際輸出。

  “我國在環保產業上具備‘走出去’的政策意愿。”周國梅說,在政策戰略上,商務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已提出實施戰略性新興行業企業“走出去”戰略。2011年,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關于環保系統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推動環保產業開拓國際市場。今年“兩會”期間,環境保護部提出要促進我國環保產業“走出去”的戰略和對策,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

  哪些行業企業走在前面?

  國內企業已做好技術儲備,脫硫和工業廢水領域海外項目多

  當前我國環保產業已經具備“走出去”條件,某些行業在國際上的市場占有率已經不低。在經歷了與海外巨頭合作或引入國外資本,實現中國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的國際輸出后,有些環保企業已經憑借自主研發技術在海外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比如,憑借優越的性價比,我國的脫硫產品在世界上的市場占有率高,脫硫企業較早接到海外訂單。目前,我國脫硫企業不僅在越南、印度、印尼等發展中國家承接了包括小型電站在內的脫硫總包業務,在歐洲一些發達國家也有項目。

  國內企業已做好技術儲備,大氣治理領域龍頭企業福建龍凈研發出了電除塵器節能關鍵技術,被業內一致認為是新一代供電電源發展方向的高頻電源,干法脫硫技術也走在國際前列。從去年開始,陸續有美國、日本公司相繼找上門來,與龍凈商談干法脫硫技術轉讓。實際上,龍凈的裝備技術與很多國際著名公司同臺投標過,并不遜色于人。

  另一家浙江企業菲達環保,不僅在印度電除塵器市場占有率高達85%以上,在土耳其、俄羅斯等新興市場以及歐洲的高端市場也有自己的項目。

  隨著城市污水、工業廢水治理市場的成長,我國已經形成了桑德等一批知名企業。行業內企業采取產學研合作、自主開發等形式進行技術研發,科技投入比例逐年增大,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并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工程領域。包括東盟國家以及中東、非洲,一些先行入駐海外市場的企業簽訂了規模較大的水處理項目合同,推動環保產業的海外擴展。

  2009年,桑德集團中標沙特環境服務業務,承接Jubail 及Yanbu電力、水利公共事業公司轄下第九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項目。這個污水處理廠主要是市政污水摻雜工業廢水,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非常高,平均值是國內廢水的2~3倍,企業在海外項目中經受了歷練。

  還有哪些制度性短板?

  政策體系有待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缺乏、信息渠道不順暢

  近年來,一批環保企業已經開始進行海外市場拓展,推動環保產業“走出去”,特別是工業廢水治理,已具備了海外拓展的基本條件。但在這一過程中,不少企業感覺還是缺乏相關的政策保障機制以及規則、交易模式。

  對此,周國梅認為,中國環保產業走向國際市場還面臨制度性短板,政策保障體系有待完善,我國企業將面臨更多來自目標國在環境管理機制以及政策要求等方面的障礙。而從國家層面看,我國缺乏有利于環保產業“走出去”的相關規則以及交易模式。

  除了在政策標準等方面不熟悉遭遇到現實阻礙外,我國企業還會遇到公共服務平臺缺乏、信息渠道不通暢等問題。企業缺乏展示自己的平臺,國際上則缺乏對我國環保企業的了解。

  另外,一些環保企業向海外擴展難免有一些盲目性,特別是缺乏對目標投資國的投資環境、環保政策要求及法律法規、商業機會、工程招標操作模式、產業預警等領域的信息。“我們召開環保企業‘走出去’政策研討會時,經常聽到企業說希望能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幫助他們實施海外戰略。”周國梅說。

  “走出去”路線圖指向何方?

  結合援外項目,政府引導,標準先行,突破適用技術

  由于發達國家進行相關產業輸出時間較早,其發展經驗值得借鑒。周國梅說,結合發達國家促進環保產業國際化的經驗,我國環保企業邁出國門的路線圖應為“結合援外項目,政府引導,標準先行,突破適用技術”。

  具體表現為兩點:第一,通過現有的環保產業發展經驗,固化交易模式并予以國際化。環保企業在固化模式指導下,拓展國際市場。第二,借鑒發達國家以及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做法,充分發揮當前我國的資本優勢,在對外援助的資金和項目設計中嵌入有利于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意圖、相關規則(標準)以及交易模式等,為中國環保企業創造更多的海外市場機會。

  同時,針對公共服務平臺缺乏、信息渠道不通暢等問題,周國梅表示,在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方面主要有3方面工作:針對環保產業重點國別成立環保產業工作組,對雙邊高層次的環保產業合作進行規劃和推進;構建區域環保產業合作網絡,利用各種會議、展覽等機會,開展推介宣傳;建設一批環保產業國際化發展示范基地及示范工程,展示中國環保企業。

  周國梅指出,建立信息渠道則要匯總我國環保產業優勢領域的信息,在重點國別予以發放和傳播;支持建立推動環保產業“走出去”的電子信息平臺,將上述信息動態更新,供相關企業及時、便捷參考。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