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概覽
2012年8月31日
一、學前教育資助政策
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國家要求各地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原則,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
?。ㄒ唬┱Y助。地方政府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予以資助。
(二)幼兒園資助。幼兒園從事業收入中提取3%~5%比例的資金,用于減免收費、提供特殊困難補助等,具體比例由各地自行確定。
?。ㄈ┥鐣Y助。各地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相關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等捐資,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
在義務教育階段,國家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ㄒ唬┟鈱W雜費。國家對城鄉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
?。ǘ┟赓M教科書。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所有農村學生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農村學生國家課程免費教科書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地方課程免費教科書及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國家免費教科書資金由地方財政承擔。
?。ㄈ┘乃奚钛a助。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小學生4元、初中生5元(按每年250天計算),所需資金中央財政按照50%的比例給予獎勵性補助,地方財政應承擔的50%部分,由省級財政統籌落實。中西部城市和東部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由地方財政承擔。
?。ㄋ模I養改善計劃。從2011年秋季學期開始,國家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啟動農村(不含縣城)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中央財政為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學生在校時間200天計算),所需資金全部由中央財政承擔。鼓勵各省在民族地區、困難地區和革命老區開展地方試點,中央財政視其情況給予獎勵性補助。
三、普通高中學生資助政策
在普通高中教育階段,國家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國家助學金為主體、學校減免學費等為補充、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ㄒ唬﹪抑鷮W金。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設立國家助學金,資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在1000元~30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2~3檔。資助面約占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的20%,其中:東部地區為10%、中部地區為20%、西部地區為30%。各地可結合實際,在確定資助面時適當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
?。ǘW校減免學費。普通高中要從事業收入中足額提取3%~5%的經費,用于減免學費、設立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
?。ㄈ┕膭钌鐣栀Y助學。完善捐資助學相關優惠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及個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設立獎學金、助學金。
四、中職學生資助政策
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國家建立以國家助學金和國家免學費為主的資助政策體系。
(一) 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為具有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在校一、二年級所有農村戶籍的學生和縣鎮非農戶口的學生以及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按月直接發放到受助學生中職資助卡中。
(二) 國家免學費。對象為公辦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的一、二、三年級在校生中農村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及涉農專業學生;對在政府職業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批準的民辦中職學校就讀的一、二年級符合免學費政策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同類型同專業公辦中職學校免學費標準給予補助。
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具體范圍是:西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什、和田、克孜勒蘇柯爾克孜三地州農村戶籍的所有學生。其他地區享受免學費政策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地區按以下比例確定:西部地區按在校生的25%確定;中部地區按在校生的15%確定;東部地區按在校生的5%確定。
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地區按以下比例確定:西部地區按在校城市學生的15%確定;中部地區按在校城市學生的10%確定;東部地區按在校城市學生的5%確定。
(三)頂崗實習。中職學校組織在校三年級學生通過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獲得一定報酬,用于支付學習和生活費用。
(四)獎學金。由地方政府、相關行業企業安排專項資金,設立政府獎學金、專業獎學金和定向獎學金。
?。ㄎ澹W校減免學費。中職學校每年都要安排不低于事業收入5%的經費,用于學費減免、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方面的開支。
?。┥鐣Y助。鼓勵和支持有關機構、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公民個人積極參與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
五、高校學生資助政策
在高等教育階段,我國已建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師范生免費教育、學費補償貸款代償、退役士兵教育資助、勤工助學、學費減免等多種方式并舉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同時,為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國家要求各高校開設新生入學“綠色通道”。
?。ㄒ唬﹪要剬W金。中央政府出資設立高校國家獎學金,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疲ê呗殹⒌诙W士學位)在校生。國家獎學金每年獎勵5萬名學生,每生每年8000元。
(二)國家勵志獎學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國家勵志獎學金,獎勵資助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面平均約占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疲ê呗殹⒌诙W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3%,每生每年5000元。
?。ㄈ﹪抑鷮W金。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高校國家助學金,主要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疲ê呗?、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用于生活費用開支。國家助學金資助面平均約占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20%,全國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
(四)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的信用助學貸款,幫助解決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費用。原則上每生每學年最高申請金額不超過6000元。國家助學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公布的同檔次基準利率,不上浮。貸款學生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支付,畢業后的利息由借款人全額支付。為鼓勵金融機構承辦國家助學貸款的積極性,建立貸款風險分擔機制,財政和高校共同對經辦銀行進行一定的風險補償。國家助學貸款是信用貸款,學生不需要辦理貸款擔?;虻盅?,但需要承諾按期還款,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按照學生申辦地點及工作流程,國家助學貸款分為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兩種模式。
此外,國家還制定了高等學校畢業生基層就業、應征入伍服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和退役士兵教育資助政策。
中央財政對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實施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低于6000元的,按實際繳納的學費和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兩者就高的原則,實行補償或代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高于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額實行補償或代償。每年補償或代償總額的1/3,分3年補償或代償完畢。地方高校畢業生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由各地參照中央政策制定執行。
從2009年起,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等學校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及其產生的利息實施一次性補償或代償。每學年補償或代償的最高金額不超過6000元。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等學校在校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一次性補償或代償。退役后復學的原高校在校生按照應繳納的學費實施資助。每學年補償、代償和資助的最高金額不超過6000元。
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包括全日制普通本科學校、全日制普通高等??茖W校和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校)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根據本人申請,由政府給予教育資助。資助內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學費資助;二是家庭經濟困難退役士兵學生生活費資助;三是其他獎助學金資助。學費資助標準,按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學費標準,原則上退役士兵學生應交多少學費中央財政就資助多少,最高不超過年人均6000元。生活費及其他獎助學金資助標準,按國家現行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勤工助學。勤工助學是指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參加勤工助學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學生參加校內固定崗位的勤工助學,其勞動報酬由學校按月計算,每月40個工時的酬金原則上不低于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可以適當上下浮動。學生參加校內臨時崗位的勤工助學,其勞動報酬由學校按小時計算,每小時酬金原則上不低于8元人民幣。學生參加校外勤工助學的酬金標準不低于學校所在地政府或有關部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具體數額由用人單位、學校與學生協商確定,并寫進聘用協議。
?。煼渡赓M教育。國家在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免費教育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并補助生活費。
?。ㄆ撸W費減免。國家對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無法繳納學費的學生,特別是其中的孤殘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及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等,實行減免學費政策。具體減免辦法由學校制訂。
?。ò耍┚G色通道。為切實保證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規定各全日制普通高校都必須建立“綠色通道”制度,即對被錄取入學、無法繳納學費的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學校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再根據核實后的情況,分別采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ň牛┢渌Y助。各高校利用自有資金、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贈資金等,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對發生臨時困難的學生發放特殊困難補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