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長沙牛蛙藥監多批次不合格
2012-10-24

 長沙牛蛙藥監多批次不合格 

2012年10月24日    來源:長沙晚報

  近日,長沙市食安辦對全市9月份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情況進行了通報,其中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在馬王堆批發市場對牛蛙進行抽檢,5個批次檢出違禁藥品呋喃唑酮。10月中旬,本報記者跟隨長沙市水生動物檢疫防疫站、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馬王堆工商所、馬王堆海鮮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對5個不合格批次的牛蛙進行了產地溯源,尋找問題癥結。長沙市食安監管部門希望通過市場這只手,和產地監管部門、流通大戶和養殖戶共建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保障長沙市民餐桌上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1 產地調查

  1斤牛蛙,蛙農只賺5角錢左右

  據長沙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沙市場上的牛蛙主要來自廣東汕頭、福建漳州等地。本次抽檢不合格的項目為檢出呋喃唑酮。呋喃唑酮毒副作用較大,對中樞神經系統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在人體可引起溶血性肝壞死等疾病。早在2002年,農業部就將其列為禁用獸藥,嚴禁在任何食品動物中應用,但一些養殖戶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仍將其作為治療水產品腸胃病的特效藥使用。

  在某牛蛙產地,經銷商帶領記者一行隨機前往一戶牛蛙養殖戶家中進行調查。這是當地一位小規模養殖蛙農,姓陳,已經養牛蛙四五年了。他告訴來客,自家蛙田畝產15噸左右,蝌蚪放下后成活率根據天氣變化而有所波動。如果是冬季投入苗種,一般90天左右就有成蛙上市。但今年的牛蛙市場競爭激烈,供大于求,價格較往年走低,“一斤牛蛙成本投入約4.5元,出塘價在5元左右。”這樣算下來,一斤牛蛙,蛙農約賺5角錢。養10萬斤牛蛙,生產者可賺5萬元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蛙農的飼料,一般由飼料生產企業賒給蛙農,待牛蛙成熟,飼料企業上門收蛙進行代銷。所以,在牛蛙行業,飼料企業往往就是流通經銷商。這種模式,在水產品養殖的其他行業也普遍存在。

  發現蛙生病,蛙農自己買藥處理

  由于利潤薄,牛蛙的成活率就顯得尤為關鍵。陳大伯說,牛蛙養殖主要是面臨腸道病和肝病的困擾,“一些病蛙的肝解剖出來偏黃色。”根據蛙農的描述和現場觀察的養殖密度,長沙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的專業人士判斷,這跟飼料的投放密度有關。另外,牛蛙養殖的環境、水源不佳,也容易導致牛蛙腸胃病高發。記者看到,陳大伯的蛙田,就在車來車往的大馬路邊上,塵土飛揚,養蛙的水也比較渾濁。

  一位當地牛蛙流通大戶指出,上世紀90年代牛蛙引入我國,逐漸在國內發展起來,其品種經過多代配種雜交,已經出現品質退化。“這恐怕也是牛蛙在養殖過程中經常大片死亡的原因。”

  在病害的襲擊和提高單產的刺激下,用藥成了一些蛙農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如何用藥?用什么藥?長沙市場方對產地蛙農進行了一番現場“考試”。“考試”的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陳大伯稱,牛蛙生病與否,純粹靠經驗判斷,“如果發現蛙田里死了一兩只,一般不會做特別處理;若是接連死亡10只左右,就可判斷是生病,生病后,都是我們自己去藥店買藥處理。”他說,養牛蛙幾年來,沒有誰來指導過自己用藥,均靠蛙農之間經驗的口口相傳。

  他稱,使用的藥物,蛙農稱為“痢特靈”,是治牛蛙腸胃病的特效藥。此外,若覺得蛙田里蛙的皮膚色彩不好時,就會往里面撒一些維生素B2之類的藥。

  蛙農用的藥,是國家明令禁用的

  隨后,在陳大伯的蛙棚里,他向大家展示了他所使用的藥物:那種被叫為“痢特靈”的藥物,瓶子上赫然寫著“呋喃唑酮”。另外幾種藥,分別是大黃碳酸氫鈉片、食母生片、維生素B2。記者查詢獲悉,大黃碳酸氫鈉片是一種促進食欲的藥片;食母生片同樣用于防治B族維生素缺乏癥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在市場惡性競爭、蛙農片面追求單產的刺激下,用藥物提高牛蛙的食欲,是最原始的辦法。

  陳大伯出示的藥瓶上顯示,以上均為國藥準字號,也就是人吃的藥。而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在畜牧水產養殖業里,嚴禁使用人藥。因為人藥被養殖行業濫用會帶來抗藥菌的出現,最終讓人類控制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少。近年來,隨著甲流、禽流感、非典等人獸共患疾病的出現,有疾病防控專家指出,“人藥前移”目前已經給人類自身安全帶來了困擾。

  為什么一些蛙農等養殖戶仍習慣去人藥店購買藥品?當地一位人士告訴記者,他們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印象——獸藥純度低,假藥多,不如人藥管用。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在獸藥的研發、生產、監管方面,長期以來,一直未得到社會應有的重視。

  2 監管空白

  牛蛙市場靠自發運作,準入機制不完善

  長沙人愛吃牛蛙,很多餐館都有爆炒牛蛙、風味牛蛙之類的菜品。有人說,這是基于牛蛙肉多,浸泡在辣椒湯里,吸足了醬汁,總能輕而易舉地征服湖南人的味蕾。記者走訪發現,一盆牛蛙,在餐館叫價58元—108元不等。

  在廣東汕頭,一家批發牛蛙的中間商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該公司一天要往長沙發4貨車的牛蛙,旺季時,可發17車。有人向記者透露,整條牛蛙產業鏈,從飼料、流通到獸藥,估計目前產值在60億元左右。

  今年5月1日起,長沙市在建設食品安全城市的大背景下,對消費量較大的部分水產品試行憑證入市,對產品質量安全有保證的產地或企業頒發對接基地證明。“原本牛蛙有個對接基地的,牌匾都做好了,經再三考慮后,還是沒有給它頒發下去。”長沙市水生動物檢疫防疫站站長周健告訴記者,沒有頒發的原因,是覺得牛蛙產業“上無監管,純靠市場自發運作,源頭上質量的市場準入機制基本空白,頒發下去,風險太大” 。

  沒有納入例行檢測,企業自檢也是空話

  據悉,國家農業部對市場上多個水產品一年有多次例行檢測,然而牛蛙并沒有納入檢測品種的范圍里。在本次對牛蛙主產地的走訪中,負責接待記者一行的當地動物衛生監管所所長說,根據他們的權限,該所只負責對牛蛙飼料進行檢測。

  縱觀整條牛蛙產業鏈,做牛蛙飼料的流通企業占據了十分特殊的地位。這些飼料企業,是否做到產地準出的把關?記者此次走訪了多家牛蛙飼料流通企業,發現企業自檢室的建設基本空白。在一家擁有牛蛙藥殘自檢室的飼料企業,記者發現,用于檢測的試劑已經過期好幾個月,但檢測合格報告已經更新到了近日。

  3 經銷模式

  “市場綁架了蛙農,蛙農又綁架了企業”

  在牛蛙質量把關上,目前最根本的問題是,上無行政監管要求,下無市場壓力,產地準出標準嚴重缺失。

  周健認為,飼料企業即流通企業,這種在水產養殖中普遍存在的特殊模式,從優勢上看,以飼料為紐帶,把蛙農等水產養殖散戶組織在一起,可共同提高市場風險抵御能力。但飼料企業和蛙農這種親密無間的關系,同樣顯現出劣勢。“飼料企業的贏利主要靠蛙農的牛蛙來實現,只有蛙農的牛蛙順利賣出去,飼料企業的賒款才能得以順利回收。這造成了中間流通商(飼料企業)對蛙農的養殖過程沒有強制措施。特別是在目前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對蛙農的爭奪,決定了飼料企業不論蛙農的牛蛙品質如何,他都得收回來、賣出去,從而才能收回賒銷的飼料款。”從這種意義上說,巿場綁架了蛙農,蛙農又綁架了企業。在這種情況下,源頭檢測室形同虛設也不足為奇了。

  牛蛙流通企業也有自己的苦衷。“不管是成都市場還是長沙市場,牛蛙都不是家庭餐桌的常客,通常只是街頭餐館的寵兒,這種消費習慣本身就導致市場需求有限。”在福建某縣牛蛙主產地,當地牛蛙流通大戶、某飼料企業的邱總說,以往當地牛蛙大量出口,但今年以來出口量從20%急劇下降到不足5%,大量原本用于出口的牛蛙現在轉為內銷,使得今年蛙農的日子格外艱難。

  邱總坦言,在市場混戰的今天,需要市場提供合理的渠道,讓優質牛蛙有充分的競爭優勢,企業才能在“薄利”的市場中獲得動力。

  4 出路探索

  長沙經銷商外省自建檢測室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保證長沙人餐桌上牛蛙的質量安全?

  在這次調查走訪中,仍然存在一些亮色,讓我們看到了牛蛙產業突破瓶頸、建立產地準出標準的希望。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牛蛙產業,有四大飼料企業占據了行業領軍者地位。其中,漳州市鴻益飼料有限公司約占據30%的份額。“如果沒有溯源體系和質量體系,企業相當于坐在火藥桶上,隨時可能因質量風險發生大爆炸。”在長沙水產監管部門與該企業的交流座談中,這一點得到了鴻益董事長陳裕文深深的認同。目前,鴻益飼料準備聯手兄弟企業,著手建立牛蛙從田間到市場的質量溯源體系和藥殘自檢體系。


  另外記者獲悉,駱先品和王增三,長沙市馬王堆海鮮批發市場做牛蛙生意的兩位最大的批發經銷商,已經自購檢測設備、試劑,前往外省的產地自建檢測室。“檢測合格,我們就要,才能往長沙發貨;如果不合格,堅決不要,貨還在當地,利于退返。”為了保證自檢室的獨立性,他們準備搬出當地流通企業提供的場地,另行選址,獨立運作。

  為優質牛蛙開辟市場綠色通道

  長沙市水產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除了四處游說牛蛙主產地建設產地準出體系、為本地牛蛙經銷商產地自檢室建設提供資源支持和技術指導外,他們還將聯手工商局和批發市場,擬為優質牛蛙提供商開辟市場綠色通道。

  “我們迫切尋找的,是產業中真正敢于擔當、能夠擔當的流通大戶。由流通大戶從蛙田上把控牛蛙質量,哪怕是忍受部分蛙農流失帶來的陣痛,也要真正承擔起企業在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這同樣是全國市場和消費者的期待。”周健表示,長沙水產監管部門將繼續在馬王堆海鮮批發市場加強對“嗑藥牛蛙”的嚴防死守,同時也希望通過本報,廣向全國征集優質牛蛙生產基地和對食品安全有著深刻認識的牛蛙流通大戶。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