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城鄉社保體系框架基本建立
2013年01月06日 來源:濱州新聞網
近年來,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單位,被省政府評為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就業工作群眾滿意度測評列全省第二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事業單位人員公開招考、人事考試等工作受到省廳的充分肯定,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今年,濱州市人社局將在不斷取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成效、新業績時,把促進就業穩增長作為重中之重。
【五年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建立】
就業優先戰略深入實施,積極就業政策貫徹富有成效。
2007年至2011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23.64萬人,年均增加4.7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9.24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3.6%以下的較低水平。在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的情況下,實現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和就業形勢持續穩定;統籌城鄉就業格局基本形成。以2007年全市開展解決城鄉家庭零就業活動為標志,逐步建立了覆蓋城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就業培訓、就業和創業服務制度,進一步取消農村勞動力進城和跨地區流動就業限制。城鄉零就業家庭連續實現動態消零和存量消零。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臺建設,初步實現了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個到位;創業帶動就業成為新的就業增長點。積極開展省級創業型城市建設,連續實施創業推進行動和就業創業園區建設工程,出臺了扶持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縣區普遍建立了1—2處創業就業園區,素質就業取得長期發展。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集中對困難企業在職職工、失業返鄉農民工、失業人員、新成長勞動力開展有針對性地培訓。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基本形成。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建立。
先后建立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等重要制度,建立了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的機制。覆蓋人群迅速擴大。2012年,全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比2007年末分別增加了15.47萬人、66.36萬人、5.02萬人、19.05萬人、8.38萬人,增幅分別為51.8%、231.6%、28.5 %、100.3%、59.9%。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從無到有,參保人數達到154.27萬人,53.8萬60周歲以上的老年居民直接享受政府的基礎養老金。保障水平較大幅度提高。2005年至2012年,連續8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年均增幅在15%左右。失業保險金標準由2007年的260元/月提高到現在的630元/月,社?;鹨幠2粩鄶U大,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完善政策,解決了部分群體社會保障的歷史遺留問題。2012年3月份,全市2260名符合條件的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已全部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并領取養老金。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人才工作日益突出,人事制度改革邁出新步伐,勞動關系協調和勞動者權益維護進一步加強。
實現了仲裁機構建設的實體化,建立了“紅燈預警”監控制度,創造出仲裁“四調”辦案法,大大提升了調解仲裁工作效能。2007年以來受理的8100余起勞動爭議案件,三分之二通過調解結案,達到案結事了的效果。
【今年把促進就業穩增長作為重中之重】
把促進就業穩增長作為重中之重。
以落實就業扶持政策為重點,全力推動“萬人就業援助計劃”,通過免費培訓、開發公益型崗位、政府擔保貼息貸款、社會保險補貼、就業見習補貼等措施,幫助各類困難人員實現充分就業,確保社會低收入家庭生活長期穩定和諧。充分發揮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的職能作用,根據成員單位職責,細化量化任務目標,進一步增強相關部門促進就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把完善社保制度體系和擴面征繳作為重點。
對定點醫療機構和醫保醫師實行信用等級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利用3G網絡技術,實現社保業務經辦服務管理網絡向行政村和社區一級延伸,使廣大城鄉居民可以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社保登記、繳費、查詢、領取和消費等業務。
把培養、引進人才作為推動發展的內在動力。
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努力拓寬引才引智渠道。籌建濱州海外留學人員聯誼會,積極參加國際人才交流會和省海外人才洽談會等人才交流活動。規劃建設多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為入園企業提供項目扶持、企業培育、產業化推進等方面的專業化服務。把工作制度化、法制化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的切入點。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提高最低工資水平,建立職工工資正常調整機制。抓好法律普及和勞動監察“兩網化”管理等基礎工作,積極發揮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的作用,營造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氛圍。把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作為提升人社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志。
把基層平臺和信息化建設作為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的重要措施。
進一步加強基層機構建設,健全基層平臺職能,加大政策、資金投入,穩定隊伍,強化政策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素質,規范服務,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按照“完整、正確、統一、及時、安全”的總體要求,推進信息一體化建設,突出社??ǖ陌l行應用,加快信息化與業務工作的融合,實現對各項業務、各類群體、信息系統、管理服務機構網絡應用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