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直播試驗稱武漢水質差
2013年03月18日
男子直播試驗說武漢水質差
高中物理老師:所用方法不能證明水質好壞
新浪微博@獨立觀察師:今天我做了一個簡易有效的水質實驗,通過圖片直觀的可以看到武漢市自來水狀況如何。這樣的自來水你敢喝嗎?反正我爸媽都有結石病。
記者微訪(翟蘭蘭):水質好不好,買個水質電解器檢測一下就知道?昨天(3月17日)組“水質實驗檢測”照片在微博上直播,看得網友心惶惶。照片上,經過電解后的自來水呈深褐色,而純凈水只呈淡黃色,相較之下,自來水的水質似乎有問題。
記者昨天聯系上@獨立觀察師。他自稱是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大四學生,之所以做這個實驗,是因為父母都得了結石,他懷疑與水質有關,在網上一搜,發現有網友用水質電解器來測水質,便花33元網購了一個。
昨天上午,他收到這個設備后,準備了兩杯水,一杯是自來水,一杯是純凈水。將電解器接上電源,兩側電極同時插入純凈水和自來水中,幾秒鐘后,自來水就開始泛黃,純凈水依然清澈。1分鐘后停止電解,純凈水微微泛黃,自來水卻變成深褐色,非常混濁。他把實驗過程拼成組圖發上微博,立即引來圍觀。
電解法是否真的能檢測水質?記者在果殼網(權威科技網站)發現,早在兩年前,網友們就討論過類似問題,但很快被辟謠。記者又找到武漢一所高中物理老師楊俊請教。他說水質檢測需要諸多程序和高精密儀器,電解法僅在客觀上表現出了一個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不能從根本上說明水質問題。產生沉淀和電解器的材料有一定的關系,電解器的陽極是鐵做的,通電后鐵被氧化,導致沉淀物呈紅褐色。
那么為何兩杯水的顏色相去甚遠?楊俊說,決定沉淀量的是水的電解質含量,電解質含量越多,在電解中產生的沉淀就越多,而自來水的電解質含量顯著高于純凈水,所以自來水電解后出現的沉淀會更多。其次,“水質電解器”這個名字有一定誤導作用,其實它就是個“電解器”,與水質沒什么關系。倒是這個試驗經常被一些凈水器廠家拿來說事,借以推銷產品。其實,結石可能是長期飲用鈣、鎂含量高的水所致,這個實驗無法說明是不是水里面鈣、鎂含量高。
圖為博主在網上曬出的照片,左側杯中是經過電解的自來水,已經成了深褐色;右側杯中是經過電解的純凈水,顏色像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