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一次性發泡飯盒解禁遭質疑
2013-04-01

一次性發泡飯盒解禁遭質疑

2013年04月01日  來源:新民網

  盒還是那個盒,飯還是那個飯,龍小姐卻對著香噴噴的三菜一湯發呆。

  “禁的時候我才8歲,根本不懂。現在要解禁,才回過頭惡補了發泡餐盒的前世今生。”她查閱了很多資料,才明白自己此前用過的發泡餐具都是“違法分子”,要到5月,餐桌上的一次性塑料餐盒才有“合法身份”。

  “但我在哪里都能看到、用到它。這是怎么回事?”

  此次解禁爭議源于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局部調整,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下簡稱發泡餐具)。這一修改意味著曾被冠以“白色污染”之稱的發泡餐具將在被禁14年后,重新“合法”入市,5月1日后可以公開生產和使用。

  發泡餐具該被解禁還是繼續執行禁令?一個縈繞中國一次性餐具長達14年之久的問題,終于在這個春天被再次引爆。

  被禁14年,一朝開解

  上世紀80年代末,發泡餐具進入中國,很快占據一次性餐具的主要市場,隨后廢棄物污染日漸嚴重。

  發泡餐具被禁,還得從1998年說起。那年長江大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在視察汛情時看見震驚一幕。據媒體報道,長江江面白色漂浮物最厚處達1.5米,甚至擁堵了葛洲壩發電機組。當年9月22日,原國家環保總局與建設部、交通部、國家旅游局聯合發文,禁止在鐵路車站和旅客列車、長江及太湖等內河水域航運的客船和旅游船上使用發泡餐具。

  1999年1月23日,原國家經貿委發布“6號令”,要求于2000年底以前在全國范圍內淘汰因嚴重污染環境而被列為“落后產品”的發泡餐具。此后,2005年、2011年國家發改委出臺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又兩度將發泡餐具列入淘汰類產品名錄。

  14年過去。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當初被禁的發泡餐具,將再度“合法”重來。

  為何突然解禁?發改委并未道出原因。

  禁與不禁,爭議不斷

  質疑持續發酵。國家發改委在3月21日下午首度發聲,給出五大解禁理由:一是發泡餐具符合食品包裝用具標準;二是用后可回收,實現資源再利用;三是許多國家一直使用發泡餐具;四是耗材少,可節約石油資源;五是社會環境已發生變化,隨手丟棄垃圾的行為大幅減少。

  隨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中國包裝聯合會塑料制品包裝委員會和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循環經濟分會(籌)等“支持派”,也聯合發聲力挺解禁。

  中國塑料餐具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李沛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發泡餐具的軟化溫度為80℃,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并不具備強致癌物質“二噁英”產生所需的200℃以上等條件,且國際上多個機構已實驗表明,餐具遇熱后釋放的聚乙烯二聚體、三聚體并不存在雌激素性質,因此發泡餐具本身安全無害,是綠色包裝產品。

  李沛生介紹,國家將著手制定一次性餐具的質量監督管理辦法,還將制定準入條件,支持大型現代化企業,限制小型企業和家庭作坊。“一次性餐具行業管理辦法和廢棄一次性餐具回收再利用管理辦法也將出臺。”他說,即便國家禁止發泡餐具進入市場,但2010年底的調查顯示,市場上的發泡餐具占比仍超過70%,說明市場有很大需求。

  反對派則認為,發泡餐盒恢復一定要有條件。第一,產品質量要保證,不能用廢塑料;第二,回收怎么解決,是政府還是企業來解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金獅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泡餐具為綠色產品根本沒有依據,此前也沒有機構給發泡餐具頒發過綠色產品證書,“目前發泡餐具從制造到回收再到循環利用,顯然都達不到綠色產品標準。而且目前我國的回收體系也暫不健全”。

  公關合同,內藏貓膩?

  就在支持者與反對派互相爭執時,關于發泡餐具的“陰謀論”順風襲來。

  3月21日,有媒體曝出“廣東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企業聯合體”與“北京市君澤君(深圳)律師事務所”簽訂“公關合同”,合同約定:由律所負責與相關部門溝通,加快推動發泡餐具的解禁進程。消息一出,“公關”二字和450萬元巨額費用,不由讓公眾懷疑解禁背后是否存有貓膩。

  新快報記者就“450萬公關合同”一事,采訪了涉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周小清。他表示,這一協議屬實,但只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律師代理行為,媒體是在利用夸大的操作方式刻意引導公眾聯想到所謂“陰謀論”,“我們當初想的‘公關’這個詞,實際上是想請幾家媒體來做一些專題報道,這個是媒體的公關,到了他這里就變成了特指的政府的‘公關’,這個是不符合事實的”。

  周小清說,和“廣東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企業聯合體”簽訂的合同,是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來簽訂的,“我們是受企業委托,需要去這么多部門反映他們的實際情況,傳遞他們的呼聲,但不是去向這些部門‘公關’,我們不可能也做不到”。
  與此同時,他還指出,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十多年來這一禁令下的行業仍在生存,當年禁令發布時,很多企業措手不及,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這一禁止性行為本就存在問題。“政府做一個禁止性的行政行為,是要有法律依據的,如果沒有這個法律依據,就必須要變更這樣的行為,這個也是當初我們和相關部門溝通的一個主要立足點,現在的政策改變了,只能說它順應了科學,順應了市場的需要。”

  記者手記

  用完飯盒,請分類丟棄

  像我這樣有13年快餐飯齡的人,有時覺得,有關發泡餐具的禁令,原本就是一紙空文。

  外街里巷的各類攤檔,在過去14年里,有幾家用過環保、衛生、合規的可降解餐盒?雖然報紙說這些飯盒會致癌,可我們一直只能捧著它吃飯。因為攤檔只有這種飯盒。

  所以說,解與禁都事不關己?

  但仔細想過,又覺得開禁之事與我有關。廣州每日消費百多萬個餐盒,我用百萬分之一,若其他百萬分之一的使用者,乃至二、乃至三,都與我一樣漠不關心,任它流毒,豈不是自掘墳墓?

  說真的,政策調整我們幫不上大忙。但學點鑒別優劣的常識,然后用過發泡飯盒后將它丟入分類垃圾箱,卻是舉手之勞。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改變就開始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