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餐具何時告別安全隱患
2013年06月17日
6月1日,在《紙杯》《紙碗》《紙餐盒》3項國家標準正式實施一周年之際,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對北京、廣東、上海16家大型超市銷售的紙杯、奶茶杯、方便面和粉絲等紙碗進行的調查顯示,市場上部分紙質餐具仍存安全隱患,方便面碗的外層用紙需改進。同時,方便面碗等紙制品最外層使用的光油也有隱患,亟待重視。
紙杯質量有改進
據食品業內專家介紹,去年6月1日,《紙杯》《紙碗》《紙餐盒》3項紙制品國家標準正式執行,一改往日紙杯、紙碗、紙餐盒等只有行業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現狀,對紙制品企業提出了安全要求和環保要求,使消費者的健康保障有了法律依據。“盡管《紙餐盒》(GB/T27589-2011)、《紙杯》(GB/T27590-2011)、《紙碗》(GB/T27591-2011)只是推薦性國家標準,但是對保障紙杯、紙碗、紙餐盒的質量和大大提高其安全性具有特殊的意義。”專家表示。
“相關國標實施一周年,總體而言紙杯、紙碗、紙餐盒質量有改進。”著名食品安全與環保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介紹說,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對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紙杯、紙碗、紙餐盒等紙制品的質量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市場上的紙杯產品大部分已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杯口距杯身15mm內、杯底距杯身10mm內不應印刷”進行了調整。
對于奶茶用紙杯,各大品牌如優樂美、香飄飄也均按照國家標準進行了印刷留白,且奶茶杯內層、外層全部使用了食品級紙。
紙碗期待告別熒光物質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還對北京、廣東、上海3地16家大超市里的20個品牌的方便面碗進行了外包裝熒光試驗。董金獅介紹說,在對方便面碗的紙質包裝調查中,工作人員將購買到的樣品外層紙揭開,依據 GB/T5009.78-2003《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用紫外燈照射進行熒光實驗,結果發現統一、公仔面、合味道、農心這4個品牌的方便面紙碗外包裝在紫外燈照射下呈自然白光,不含熒光性物質,但還有多個品牌方便面紙碗外側有熒光物質。其中在北京地區超市的樣品中發現,多個品牌的紅燒牛肉面、辣白菜拉面、酸湯老鴨面、豬骨面等多個品種的方便面紙碗外側有熒光物質。“去年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曾經進行了有關方便面紙碗熒光物質的調查,在方便面業內引起較大震動,隨后許多知名品牌紛紛對方便面紙碗進行了改進,使得方便面紙碗的質量和安全性大大提升。相較2012年的調查,從這次的調查報告看,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紙碗質量已有所進步。”董金獅解釋說,如今方便面碗內層包裝不得含有熒光物質已經成為共識,不過方便面紙碗無論是內層還是外層都期待徹底告別熒光物質。“這次調查發現,一些品牌方便面紙碗外側仍檢測出了熒光現象。雖然對于方便面碗外層用紙,目前國家標準中尚無具體規定,但由于方便面碗屬于食品包裝,外層紙直接與人嘴接觸,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安全,因此從消費者的健康角度考慮,為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建議企業最好將外層用紙也換成食品級紙或制定企標對紙張進行質量控制。”董金獅說。
光油隱患亟待重視
董金獅指出,除了方便面碗內、外層用紙問題以外,其最外層的光油也一直是方便面碗存在的健康隱憂。專家解釋,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一般面碗的最外層都很亮,所謂的光油就是指這種發亮的物質。“產品增加光油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油墨與人體直接接觸。油墨氣味大,現在很多企業就用一層光油來隔離,但是這樣做又增加了新問題,實際上光油是一種成分復雜的混合物,是否每種物質均符合食品級要求目前并不清楚。”董金獅指出,我國目前沒有食品用光油的相關標準,但考慮到消費者在用手拿用方便面碗和喝湯的時候可能會直接接觸到外層的光油,因此,光油層也應該符合食品級要求。“光油其實是個大問題,最外層使用的光油的隱患問題亟待重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時下光油應用非常普遍,除了方便面碗外,許多普通的紙杯、奶茶杯、咖啡杯、快餐外包裝,例如漢堡包等各類紙制品外層都在使用光油。從業內已知道的情況看,光油內含多種不同成分,其中的化學物質多達30余種,其中部分屬于可能致癌的物質。
記者了解到,就材料而言,光油分為天然、合成和蠟質等不同種類,不同種類的光油有不同的用途,光油的主要作用有上光、調色、隔離,可以增加紙質印刷品的光澤度、耐水性、耐磨性。“除了隔離油墨,不排除一些企業希望產品外包裝更加漂亮,美化包裝和宣傳企業形象而使用光油的情況。”業內人士表示。
董金獅認為,光油應符合食品級要求,急需相應國家標準的出臺。建議國家標準制定部門盡快出臺食品級光油標準,對光油的衛生性能、理化指標等進行明確要求和限定。一些業內人士強調,在目前國家標準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光油生產企業應制定企業標準并備案,以控制產品質量。對于光油中不屬于食品生產中的新物質,生產、使用企業要謹慎使用,并及時向國家衛生行政部門進行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