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嬰兒奶粉監管方案
2013年06月18日
今天上午,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工信部主題日上,工信部發布了“雙提”行動方案,要求對嬰幼兒乳粉參照藥品管理,并鼓勵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力爭提升嬰幼兒乳粉質量、提振消費者信心。
發布
1
提升標準乳企2年內完成GMP認證
5月16日,工信部印發了《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消費信心行動的方案》。這份被簡稱為“雙提”的行動方案,第一步行動就是從6月到8月,針對嬰幼兒乳粉企業進行質量安全檢查。
今天上午,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巡視員高伏在發言中表示,今后,嬰幼兒乳品企業將從生產環節實施GMP認證,對嬰幼兒乳粉質量的管理將參照藥品管理。
據悉,乳粉國標DB23790已經實施了近13年,但仍有部分企業沒有嚴格執行這一標準。
解讀
GMP具法律效力監管更嚴格
GMP是國際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通用準則,是專用性、強制性的標準,多數國家或地區的GMP都具有法律效力,它的實施具有強制性,其所規定內容不得增刪。目前企業實施的ISO9000認證系統的推進、貫徹、實施是建立在企業自愿基礎上的,可進行選擇、刪除或補充某些要素。
乳業專家王丁棉稱,按照藥品管理辦法來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這種非常措施在全世界來說都算是最嚴格的。
發布
2
鼓勵兼并乳粉行業集中度達70%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上午表示,未來將努力提升國內乳粉行業的集中度,鼓勵企業兼并重組。2年內將爭取培育形成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將行業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除了兼并重組外,還將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乳粉企業。在上午舉行的會議上記者了解到,目前蒙牛已經完成了對雅士利的收購。
高伏表示,工信部將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2011年以來新建和改(擴)建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項目,開展為期4個月的清理審核工作。
解讀
六成乳粉企業將會消失
目前國內有500多個嬰幼兒奶粉品牌,但高端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僅為20%-25%。可以說,進口產品在嬰幼兒乳品高端市場占主導地位。
業內人士認為,提高行業集中度、打造出幾個過硬的大品牌,讓消費者真正對國產奶粉恢復信心,將是未來幾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的大趨勢。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研究員宋亮預期,未來可能有超過六成的嬰幼兒奶粉企業將被兼并重組或者被市場淘汰。
發布
3
信息追溯4乳企信息手機可查
高伏表示,工信部正在推動建立食品企業的質量安全信息追溯體系。目前,嬰幼兒乳粉行業的相關體系建設還在起步階段,工信部準備于今年底在蒙牛、伊利、完達山和三元四家企業試點推行這項工作。
屆時這4家企業中將建成實用、便捷、可擴展的追溯體系,消費者采用智能手機等終端及政府網站平臺,即可對企業及其產品的基本信息進行實時追溯和了解。
高伏指出,嬰幼兒乳粉產品質量安全關系下一代健康成長,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為廣大嬰幼兒提供食用安全放心的乳粉,保障嬰幼兒乳粉的質量安全,是從事嬰幼兒乳粉生產行業企業的歷史使命,是每一位乳粉生產者的社會責任。
解讀
產品追溯體系可消除憂慮
中乳協表示,奶粉企業建立自己的產品追溯體系,生產出更多放心、安全的產品,可進一步消除消費者的憂慮。
此外,據中乳協專家介紹,配方備案后,一個配方將只能生產一款乳粉。記者了解到,中乳協還將要求企業建立奶粉召回、銷毀制度,實施二維碼可追溯體系。
馬上就訪
超市奶粉原裝進口占大頭
今天上午,記者走訪幾家超市,發現目前原裝進口奶粉仍是超市主力軍,鋪貨量幾乎是國產奶粉和進口奶源奶粉的總和。
在某家樂福門店奶粉區記者看到,“原裝進口”奶粉占了整整一排貨架子,用紅色立牌明確標注。其中1款名為“惠氏啟賦”的原裝進口奶粉,2、3、4段的貨架子已經空了,1段也只剩2罐奶粉擺在外圍“充門面”。
“前兩天我們這兒有活動,買贈和滿贈都有,好多家長周末來搶購,就跟不要錢似的。現在1段奶粉不管便宜的還是貴的,貨量都很少。”超市工作人員介紹,相比之下,純國產奶粉和進口奶源奶粉雖然價格上占優勢,但銷售卻明顯差了很多。
新聞延伸
將增強國產奶粉競爭力
目前國內有500多個嬰幼兒奶粉品牌,但高端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僅為20%-25%。可以說,進口產品在嬰幼兒乳品高端市場占主導地位。
今天上午,奶粉業內人士說,長期以來,洋品牌奶粉對于中國消費者的獨特吸引力,使得國內乳粉企業的市場份額,尤其在高端市場的份額一直不大。而此前出現的“毒奶粉”等問題,也嚴重影響了國產乳粉的有效供給,抑制了消費者對國產乳粉的消費信心。
這位人士表示,此次工信部提出的“雙提”方案,在提升國產嬰幼兒奶粉質量的同時,也會對消費者的信心有所提振,從而增強國產奶粉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