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不是自然衰老
2013年07月02日 來源:新京報
6月的最后一周為世界尿失禁周,尿頻、尿急、尿失禁患者的困難和苦惱,若非親歷者很難理解,而女性發病率更是遠遠高于男性,50歲以上女性發病率高達60%。我國有1億人正在受到膀胱過度活動癥的困擾,盡管尿失禁發病率很高,但很多人認為尿頻、尿急、尿失禁是年齡增大而自然而然發生的衰老表現,選擇默默忍受,反而延誤了治療,據調查顯示,有74%的患者未選擇就醫。
治療訓練
藥物治療期堅持行為訓練
膀胱過度活動癥的首選治療選擇行為訓練和藥物治療。北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張耀光副教授說,目前,臨床上治療OAB的一線藥物為索利那新、托特羅定、曲司氯胺等。在藥物治療期間,一定要堅持行為訓練,要監控飲食,訓練膀胱,做盆底肌肉訓練,并要通過填寫“排尿日記”來記錄跟蹤進程,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治療OAB。從生活方式上還可以通過避免攝入刺激性較強的飲料或食物刺激膀胱。濃茶、咖啡因飲料、碳酸飲料、酸辣食物等都要少吃,另外,如果有便秘,需要積極治療,便秘經常引起排尿問題。另外,戒煙和減肥,也是減輕膀胱過度活動癥的好的調節方式。
其他療法
安裝膀胱起搏器
在保守治療無效或藥物副作用過大,無機械性梗阻(前列腺增生、狹窄、腫瘤)時,對體驗治療有效,能自行調控植入系統的患者,醫生會建議使用骶神經電刺激系統植入術,也就是俗稱的膀胱起搏器。張耀光介紹,膀胱起搏器類似于心臟起搏器、腦起搏器,是一種植入式可程控的微創電調節療法,通過電流刺激骶神經,調節與排尿相關的膀胱、括約肌和盆底的神經反射,使異常的神經反射重新到達平衡,控制排尿功能障礙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