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將提高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
來源:云南信息報 發布時間:2014-01-24
近年來,云南提出建設“森林云南”和構筑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及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部署,并啟動了生態紅線保護行動、生態公益林保護行動和森林災害防控行動、生態補償等措施。
23日,云南省林業廳廳長侯新華表示,“到2020年,要確保云南省林地面積不低于2487萬公頃,森林面積不低于214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要力爭達到并保持在60%左右,森林蓄積量要保持在18.5億立方米以上,逐步提高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
云信:在建設“森林云南”和構筑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及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方面,有什么舉措?
侯新華:實施生態紅線保護、陡坡地生態治理、生態公益林保護等十大行動,到2020年,確保全省林地面積不低于2487萬公頃,森林面積不低于214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要力爭達到并保持在60%左右,森林蓄積量要保持在18.5億立方米以上,自然濕地面積保持在42萬公頃以上。
進一步完善森林分類經營和生態補償機制,拓寬生態效益補償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確保實現國家級、省級公益林補償和管護同標準、全覆蓋。
云信:會采取哪些措施推進全省林改工作?
侯新華: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嚴格落實家庭承包經營權,全面完成全省州市、縣市區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建設,建成覆蓋全省的林權管理和林權服務信息網絡。
發展林農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股份制林場等林業合作組織,鼓勵林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家庭林場、林農專業合作社、林業企業流轉,推進林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經營,使農民獲得更多的林業財產性收入。
待國家《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出臺后,結合云南省實際穩步開展國有林場改革試點。爭取盡快出臺《云南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管理辦法》,啟動實施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改革。啟動實施天保區集體商品林采伐試點,進一步放活對集體林區商品林的采伐利用管控,尤其要放活對速生豐產用材林、短周期工業原料林的管控。
云信:目前全省林業工作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侯新華:受現行法律法規和管理體制的制約,林業改革發展壓力增大,林業發展環境亟待改善,部分領導干部破解難題的勇氣不足、信心不夠、辦法不多,制約林業改革發展的政策、體制、資金等問題還沒有得到較好解決,林業發展方式有待進一步轉變。
云信:新的一年里,林業部門的工作安排及目標是什么?
侯新華:今年,將完成營造林650萬畝,低效林改造400萬畝,木本油料基地建設250萬畝,退耕還林及陡坡地生態治理80萬畝以上,森林管護1.98億畝,林業產值增長10%以上,爭取國家和省級林業投資增長10%以上。(李美嬌 朱虹 李婧 韓海闊 江楓 攝影:趙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