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根粉含致癌物應少吃
來源:西安晚報 發布時間:2014-02-21
近日,一則餐桌上常見的蕨菜、蕨根粉致癌的說法,在網上風傳。記者為此采訪幾位食品安全專家,他們都予以認同,指出蕨菜里含有的“原蕨苷”是一種致癌物質,蕨菜還是少吃為妙,天然傳統食物也并不一定安全。
研究發現蕨菜有可能致癌
蕨菜是傳統野菜的代表,是“山菜之王”,很多人還專門到山里挖蕨菜,認為它綠色無污染,有營養,甚至還可抗癌,被譽為“長壽菜”。而蕨根粉則是從野生蕨菜的根莖提煉加工而成的一種淀粉物質,餐館里做的酸辣蕨根粉,是點擊率很高的一道涼菜美食。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喜歡吃蕨菜的主要是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而對蕨菜致癌的研究,日本做得最深入,最早發現蕨菜里有一種叫“原蕨苷”的物質是致癌的,這也是日本人發現的。
據朱毅介紹,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進行過一次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我們在幼年的時候吃大量的蕨菜,會增加成年之后易患胃癌的風險。這樣的流行病學研究在日本、英國等世界各地都做過一些,結果都差不多。
而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成員、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早在幾年前就關注到蕨菜致癌的事情了。他指出,“蕨菜致癌”有著堅實的科學證據支持,吃蕨菜會導致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變高,而蕨菜里的“原蕨苷”是導致上述癥狀的罪魁禍首。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們就注意到這種植物能造成牛的中毒甚至死亡,動物實驗也證實了蕨確實能導致動物的癌變。
蒸煮水浸不會消除致癌物
朱毅稱,對蕨菜里的原蕨苷,目前世界癌癥組織把它評級為2B類致癌物,原蕨苷在動物實驗中的確表現出有致癌能力。
蒸煮后再炒能夠讓原蕨苷的含量降到一定程度,此外水浸、堿水或草木灰處理后,也能減少原蕨苷,“但這些都只是讓含量下降,不是消除”。“蕨菜多吃還是有風險的”,朱毅建議,還是需要控制吃蕨菜的頻率,以及吃蕨菜的數量。只要控制量,偶爾少吃一點,也沒必要過于恐慌。蕨菜就跟臘肉、香腸、烤肉的情況類似,都是具有致癌風險性的食物,吃一點也不必太擔心,別長期大量食用。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