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提出膠質瘤新分型系統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時間:2014-02-24
科技日報訊 (王英典)近日,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樊小龍教授領導的團隊與北京天壇醫院江濤教授團隊合作,提出了基于分子共表達網絡的神經膠質瘤分型系統。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著名刊物《美國科學院院刊》上。該系統的建立對于目前普遍采用的基于形態學的膠質瘤臨床診斷提供了重要的補充和修正,并將為后續特異性治療靶點的篩選奠定基礎。
神經膠質瘤是成人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常見的原發性腫瘤,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而客觀、有效的診斷標準的缺乏是限制膠質瘤研究的根本原因。目前醫學界普遍采用的膠質瘤分類診斷準則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形態學指標。該分型系統不但未能揭示腫瘤發生發展的生物學本質,且主觀性強,不一致性高達40%。近年來,科學界致力于尋找基于分子表達的分型方案,提出了多種模型,以期指導膠質瘤的研究和治療。
研究團隊發現,利用在神經發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亦在膠質瘤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兩個酪氨酸激酶受體分子EGFR與PDGFRA,所分別構建的膠質瘤共表達分子網絡,即EGFR 和PDGFRA module(EM和PM),可將膠質瘤樣本明確地分為三大類群。其中,EM和PM各包括核心基因30—40個,彼此不相重疊,極可能代表著兩個特征性的調控通路,在不同亞型的膠質瘤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該分型模型可在全世界四大不同數據庫,超過1000例樣本中得到重復。三類亞型具有顯著不同的遺傳學背景和預后,并很可能起源于不同的細胞系。
該分型系統的建立對于膠質瘤的臨床診斷和機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該工作中建立的理念也可能指導其他腫瘤的分子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