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拍攝到360度月表照
來源:中國科學報 發布時間:2014-03-04

嫦娥三號攜帶的全景相機拍攝玉兔號月面巡視器:這是一張由嫦娥三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周圍360度全景圖像,顯示了著陸器所處的月面情景,在距離玉兔月面巡視器不遠的地方有數個撞擊坑,地形上整體較為平坦,比較適合無人月球車在地面上行駛。為了分析嫦娥三號和玉兔月面巡視器的相關信息,美國研究人員對這些圖像進行分析,比如對比度、曝光等細節上分析嫦娥三號所處的月面環境,以及未來可能的探測方向。

嫦娥三號探測器攜帶的全景相機對月面進行觀測:中國首個月球著陸探測器已經成功在月球表面上軟著陸,傳回的照片顯示了月球表面驚人的情景。玉兔號月面巡視器由嫦娥三號探測器攜帶,在2013年12月15日時兩者分離,開始了月面巡視的探索歷程。探測器上攜帶了齊全的攝像和探測設備,比如全景相機、紅外光譜儀、X射線探測器等,并且具有一定的跨越月面障礙的能力,全景相機為我們呈現了月球表面的荒涼情景。

圖中顯示了由嫦娥三號著陸器所拍攝到的玉兔巡視器:在嫦娥三號任務之前,中國航天執行了兩項嫦娥任務,分別是嫦娥1號和嫦娥2號,它們都是屬于繞月探測器,兩次任務完成了對月球表面的初步探索,建立起月面表面的地形數據庫,而嫦娥三號實現了首次月面軟著陸,其攜帶的玉兔號月面巡視器源于神話中嫦娥與玉兔的故事。

拼接的圖像顯示了玉兔巡視器在月面上的位置變化:可以認為嫦娥三號是中國航天研制的最為復雜的探測器之一,與國外的先進探測器相比還存在技術差距,此前玉兔號月球車出現了故障,這可能與月球表面惡劣的環境有關聯,比如月球表面的溫差非常大,月球上的夜晚溫度可降低到零下180攝氏度,因此玉兔號巡視器就需要進行休眠,使用鋰離子電池進行供電,當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板的時候可逐漸“蘇醒”過來,因此玉兔號巡視器的電源系統需要有較高的可靠性,休眠和復蘇之間的切換是該任務的關鍵因素之一。

嫦娥三號著陸器所拍攝到兩個撞擊坑的位置關系圖:這幅圖是美國研究人員肯•克雷默和馬可·迪洛倫佐通過嫦娥三號著陸器拍攝的畫面,并結合美國宇航局月球軌道勘測探測器的照片,最后繪制出嫦娥三號在月面上的位置與方位圖。注意到嫦娥三號所拍攝的全景圖中有兩個撞擊坑比較明顯,通過對月球軌道勘測探測器的軌道圖像研究,也可以找到這兩個撞擊坑,比對后可以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拍攝的方位角和位置。

玉兔月面巡視器駛下著陸器的情景:玉兔號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核電池,使用钚-238的衰變來提供能量,核電池已經在多款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上使用了,比如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等。玉兔號巡視器和嫦娥三號的相機系統也是較為先進的,可完成360度高清成像,這有利于月球車增強其避障能力。

嫦娥三號著陸器登陸月球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