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聯合國網站報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4月13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當天在德國柏林發布最新一份全球氣候變化評估報告表示歡迎,并呼吁各國采取迅速、大膽的切實行動,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達到控制全球變暖的目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13日發布的這份報告是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的一部分,關注如何減緩氣候變化。報告說,2000年至2010年間,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長2.2%,高于此前30年1.3%的年均增長率。如果將減緩氣候變化的力度保持在當前水平上,不采取更多減排溫室氣體措施,至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比工業革命之前高3.7至4.8攝氏度;要達到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至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應比2010年低40%至70%;至2100年,溫室氣體排放應接近于零。
潘基文就此在聲明中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正持續加速,必須立即采取行動控制升溫幅度,行動遲疑會讓減緩氣候變化付出更高成本。他就此呼吁所有國家就應對氣候變化迅速大膽地采取行動,為即將于今年9月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氣候峰會帶來雄心勃勃的宣言和行動,盡一切努力在2015年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應對協議。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是由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建立的科學評估機構,從1990年開始定期發布全球氣候變化評估報告。13日公布的報告指出,氣候變化的減緩效果取決于能源供應、工業、交通運輸、建筑、土地使用、城市規劃等不同領域的共同努力。2000年至2010年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中,47%來自能源供應領域,30%來自工業,11%來自交通運輸。
報告認為,過去10年,溫室氣體排放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是能源需求增加以及全球燃料結構中煤炭比重的上升。為控制全球變暖,全球能源供應系統應大規模改變,增加風能、太陽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等低碳和零碳排放能源的使用比例,淘汰沒有應用碳捕捉及儲存技術的化石能源發電形式。
在工業領域,可以借助創新和技術改造升級,提高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并通過材料和產品的回收及再利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在交通運輸領域,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提高運輸工具的能源使用效率;推廣生物燃料汽車、電動汽車等低碳車輛;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高速鐵路網,降低短程飛行需求;借助城市規劃,鼓勵自行車、步行及公共交通出行。在建筑領域,可以建設低能耗的新式建筑,并對老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同時,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的改變也有助于降低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