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息披露(CDP)2014年春季分享會在京舉辦
中國企業將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公司戰略
中國政府采購報訊 記者馮藝報道 2013年,共有32家中國上市公司填寫了氣候變化調查問卷,其中27 家企業表示已經將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公司的商業戰略。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碳信息披露(CDP)2014年春季分享會上獲悉的。
分享會就氣候變化給企業帶來的風險與機遇、碳排放管理及中國企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與節能減排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會上,CDP中國項目主任李如松介紹了CDP在中國的推廣情況。從中國上市公司回復氣候變化問卷數量來看,2013 年比2012 年多了9 家;同時,回復問卷的跨國公司供應商數量超過了190家(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69% 的企業表示已設立個人或團體承擔氣候變化的管理工作, 27家企業表示已經將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公司整體的商業戰略中并對此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大多數企業在氣候應對和管理方面態度日趨積極。
李如松表示,發展低碳經濟風靡全球,節能和環保已成為時代主題和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同時,受各種機遇的刺激,如降低能源成本、保障能源供應、規避氣候變化的風險和聲譽損失、創造收益及保持競爭力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持續關注碳管理,并將其作為戰略重點。中國公司(上市公司和跨國公司的供應商)關注氣候變化的意識正逐步形成,已有公司建立了明確具體的氣候變化應對策略,電力部門與金融服務業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較高。“不去測量就無法管理,CDP的作用就是提供量化的內容,提醒政府和企業關注數據,關注量化的視角。”李如松說。
來自政府機構、投資機構、非政府組織和最佳實踐企業等代表參加了本次分享會。洲際交易所集團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杰夫[微博]指出,CDP在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中作出的巨大貢獻,離不開高質量的數據支撐。而中國的碳交易市場今后將與國際接軌,也需要CDP的方法學和相關標準。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項目高級官員陳欣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雙管齊下,不僅需要全球能源結構的大規模轉型,也需要二氧化碳的減排。企業可以通過應對氣候變化而得到節省成本的新方法并發現新的商機。
據了解,目前,CDP已嘗試向公共領域擴展,政府今后可以考慮在采購指南里以某種形式采用這些數據來促進節能環保和低碳發展。財政部已將“研究完善綠色采購標準體系和執行機制”等列入2013年政府采購工作要點。
碳信息披露(CDP)2000年在英國成立,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企業氣候變化數據庫。每年CDP代表機構投資者、采購公司以及政府發出信息披露請求來收集相關數據。CDP主要通過市場的力量鼓勵企業披露其對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影響,并通過采取行動減緩這些影響。通過CDP的全球報告系統,公司、投資者及城市管理人可以更好地降低風險、抓住機遇,做出更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投資決策。2010年,CDP正式進入中國。